■我們隻有通過改革才可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而改革的方向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這一論述意義十分重大,在當代中國新的形勢下,進一步的發展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不得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一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既有的發展模式是一種相對粗放的、過度依賴外需的速度型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遵循著比較優勢原理,走低成本、低價格的路線,把資源、環境、勞動力的價格壓低到不能再低的程度,並沒有反映這些生產要素的稀缺程度和真實社會成本,致使資源、環境不堪重負。當初我們在選擇這種模式的時候,資源相對豐富,環境壓力不大,資本相對稀缺,有著較強的外需,既有的發展模式在給定條件下具有某種必然性。然而,當經濟發展到今天,既有發展模式曾經賴以存在的條件,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資源約束條件的變化使得我們不得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當前,我們已經實現了做大,這是既有發展模式的貢獻,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做強。筆者曾經從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角度,從純粹經濟學的立場把一國經濟發展分作三個階段:即模仿—創新—世界知名品牌。我們大多還處於第一階段,自主創新不夠,世界知名品牌極少。從產業發展的邏輯順序,也可以分作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研發,第二階段是制造,第三階段是品牌經營。我們大多產業處於制造階段,實質性的自主知識產權不多。與發達國家的GDP構成相比,我們的知識產權產品不多,第三產業特別是其中的現代服務業佔比較低,大量的是制造業,有的還處於低端。而發達國家的GDP構成中技術含量要高得多,是知識產權產品、文化產品、現代服務業,以及其他的精細產品。所有這些,都說明我們“大”了,而沒有體現“強”。
“做強”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進行。我們可以嘗試著提出“強”的標准:一是能不能將一些產業提升到產業鏈的高端,有品牌、有核心技術、有產業話語權﹔二是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解決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例如我們各方面的關鍵裝備的有效解決﹔三是能不能擺脫資源依賴﹔四是產業結構能否更為科學合理,較大幅度地提高現代服務業的比重﹔五是能不能實現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