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軍“吃空餉”給北宋政治帶來了巨大的危害,財政資金流失為其中之一。北宋常備軍數量龐大,正常軍費開支已佔國家財政的大部分,“吃空餉”之貪瀆冒領無疑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財政負擔,增加了行政運行的成本。北宋兵籍虛佔普遍而嚴重存在,所謂有其名而無其人,有其人而非其真,利用虛籍冒領士兵軍俸錢物,成為統兵者斂財的手段。時人有言曰:軍中“冒名代充者比比皆是”,其根源在於軍將“利其每月糧食之入”和“遷就歲終賞罰之格”(《宋會要輯稿·刑法》7之26)的利益驅使。禁軍“吃空餉”是政府財政管理中的一大漏洞,積成北宋難以療治的軍政頑疾,從內部侵蝕著北宋的軍政機體。
“吃空餉”滋長了軍隊的貪腐之風。軍隊“吃空餉”是以偽造和隱瞞真相的非法手段吞噬國家財政,其形式雖隱蔽和多樣,但貪污腐敗的實質不容置疑。時人對此感慨曰:國家經費,用度至廣,而耗於養兵者十之八九,“至於將帥之臣則以軍籍之虛數而濟其侵欺之奸……歸於權幸之門者歲不知其幾巨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26)所謂“侵欺之奸”,就是恃權仗勢的侵吞欺騙,能如此行事者,非“將帥之臣”即“權幸之門者”。顯然,“吃空餉”背后是權力的濫用和腐敗。在物質利益誘惑下,統兵者以斂財瀆貨為能事,汲汲於個人私利,軍法鬆弛、軍紀敗壞勢所必然,嚴重挫傷了宋軍的士氣。為牟取更大的“空餉”所得,軍隊營私舞弊成風,上下相蒙,成為損害北宋軍政的腐蝕劑。
“吃空餉”及兵籍不實削弱了軍隊的實力。足額的兵員是確保軍隊戰斗力的重要保証,在冷兵器時代尤其如此。北宋養兵數量很大,素有“冗兵”之稱,然“吃空餉”普遍存在致使實際兵員不足,直接影響到北宋軍事防御與國家安全。北宋亡國前夕,歐陽澈上言:“諸路屯軍,名存實亡,較之祖宗之朝十無其四五。今又起而御戎,州縣為之一空。”長期冒濫吃缺的軍政積弊已臻惡化,直接關系王朝的安危。“吃空餉”與兵籍名實不符,勢必產生實際兵員缺少之惡果,就連南下進攻的金人也發出疑問:“聞南朝有兵八百萬,今在何處?何不迎戰?”(《三朝北盟會編》卷26)面對金兵鐵騎,北宋難以組織起足夠兵力展開防御,“故令金人得以窺伺,既陷燕山,長驅中原,遂犯畿甸。來無藩籬之固,去無邀擊之威”(《宋朝諸臣奏議》卷142),最終演成靖康慘禍。
總之,禁軍“吃空餉”加重了北宋的財政負擔,造成軍隊的貪瀆腐敗,致使官有虛費而軍無實用。在金兵進攻、外患加劇之際,禁軍“吃空餉”使北宋統治雪上加霜,以致政局日亂而無法自救,加速了北宋的衰亡,其歷史教訓深刻痛切。(本文系西北師范大學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骨干項目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