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微博反腐:理性回歸與頂層設計
2012年12月12日09:00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微博審判下的謠言與暴力

  微博反腐不僅效果有限,而且往往帶來負面效應。“最大的問題是‘人肉’,這是違法的,侵犯個人隱私,造成傷害,民眾非常容易做有罪批評,這是非常不理性的。”

  葉青也認為,“‘人肉’違法,有沒有証據?有沒有邊界?都是很模糊的,要以負責任的態度反腐。”

  但“花總”反駁說:“‘人肉’並沒有違法嫌疑,‘人肉’是基於互聯網平台上的公開信息進行搜索和整合,不是翻家裡的保險櫃。”例如“表哥”事件,楊達才所有佩戴手表的照片都來自於在公開場合的照片和視頻截圖。

  微博為反腐提供了豐富的信息來源,但是它所具有的匿名性,也很可能會使傳播的信息不實,有的甚至是謠言。

  “很多舉報信息只是道聽途說,但在收到信息后,我們依然要展開調查,浪費了很多人力物力。”趙安金表示。

  “舉報真實有效,對舉報人有獎勵嗎?舉報虛假,造成傷害,對舉報人有懲戒嗎?”葉青認為,虛假舉報信息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往往難以消除,在網絡情緒化浪潮下,辟謠和澄清常被視為“被和諧”效果,很難實現糾偏作用。

  微博所提供的平台“人人都可以發言”,但也正因為如此,媒介作為“把關人”的作用大大削弱。“新浪有舉報機制,但顯然比較滯后,難以消解謠言所帶來的傷害和負面作用,由於公眾對官方的不信任、悲觀和失望情緒,‘陰謀論’顯然更有市場,新浪背了很多黑鍋。”“花總”說。

  “微博反腐的獨家性是不被倡導的,應該廣開言路。”騰訊微博事業部副總經理李方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說,作為微博運營平台,騰訊也會受到來自企業和政府的壓力。“但是隻要符合法律法規,我們都會頂住壓力,公開信息。”

  利用輿論干擾司法,會形成另一種“網絡輿情審判”。“陝西省副省長李金柱曾為楊達才聲援,肯定他的一些工作業績,這是很合理的,你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以偏概全。”葉青認為,很多官員“躺著中槍”,微博放大了部分官員的不足和缺點,導致場面無法收拾。

  “花總”的理想是,“政府正確認識、重視民眾的知情權,推動官員財產公示,促進廉潔奉公,在制度上形成更為完善的反腐機制,提倡民眾的擁護和配合,官民擁有平等的對話空間,雙方良性互動。”

  “表哥事件”后,“花總”在微博標簽上寫上了“不鑒表”,他不希望被網絡狂歡沖昏了頭腦,他只是希望,能“理性地推動進步”。

(責編:萬鵬、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