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究竟要靠什麼來推進民族復興呢?
人的認識在屢經錘煉后會變得更清晰、更成熟。“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由什麼樣的組織領導、靠什麼樣的力量推動”,這是決定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能否真正推動民族復興的必要條件,也是必須解決好的重大時代命題。在五四運動以后,中國的先進分子逐步認識到,隻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指引民族復興﹔隻有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引領民族復興﹔隻有馬克思主義政黨才能領導民族復興﹔隻有最大限度地團結和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才能推動民族復興。而隻有解決好了這四大時代命題,民族復興這隻“大鵬”,才能真正插上智慧的翅膀、朝著正確的方向、揮舞有力的節拍、保持不竭的力量,最終飛向夢想的彼岸。
實踐已經表明,九十多年前發生的五四運動,是中華民族真正開始覺醒、走向偉大復興的嶄新歷史起點﹔六十多年前創建的新中國,是中華民族的命運發生根本轉變、勝利走向復興的第一個裡程碑﹔三十多年前實行的改革開放,是改變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勝利走向復興的第二個裡程碑。而決定民族復興進程的這三件大事,正是圍繞著對這四大時代命題的逐步清晰,隨之相繼展開。這三件大事,每一件都具有偉大的歷史轉折意義,都將民族復興推向了新的歷史高度。從五四運動的激情與希望,到新中國的光明與夢想,再到改革開放的勇氣與膽識,一直到新世紀中國的自信與堅韌,民族復興的巨輪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遼闊海洋裡破浪前行、揚帆遠航。
那麼,復興之路究竟還有多遠?民族復興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又是什麼呢?
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七個年頭,毛澤東在《紀念孫中山先生》一文中不無感慨地寫道:“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過四十五年,中國的面目完全變了。再過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進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中國的面目更要大變。中國將變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國。中國應當這樣。因為中國是一個具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土地和六萬萬人口的國家,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而這種貢獻,在過去一個長時期內,則是太少了。這使我們感到慚愧。”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憑著改天換地的豪邁和偉力,中華兒女不甘示弱、艱苦奮斗,誓為民族復興打下堅實基礎。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從“文化大革命”陰霾中走出來的中華民族,開始重新審視和反思自己的復興之路。隨后,改革的時代強音,開放的聲聲號角,在大江南北奏響一曲沁人心脾的“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發出了這樣的預言:“如果從建國起,用一百年時間把我國建設成中等水平的發達國家,那就很了不起!從現在起到下世紀中葉,將是很要緊的時期,我們要埋頭苦干。我們肩膀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啊!” 他還說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不長的時間內將會成為一個經濟大國,現在已經是一個政治大國了。” 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靠著追星趕月的膽識和闖勁,中華兒女不甘落后、隻爭朝夕,重新趕上世界發展潮流,迎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
邁入新世紀的中國,無論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舞台上,還是在世界多極化的格局中,都因其極富特色的中國故事、中國奇跡、中國道路、中國經驗,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光。新世紀伊始,江澤民提出了民族復興的奮斗任務及實踐途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實行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的歷史節點,胡錦濤進一步明確了民族復興的奮斗目標及努力方向:“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周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努力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在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新征程上,懷著與時俱進的精神和氣質,中華兒女不甘自滿、創新超越,繼續飽含深情地演繹著民族復興的時代進行曲。
值得始終堅守的,才是信念﹔令人永遠銘記的,才是誓言。近百年來,中華民族所經受的磨難、所跋涉的歷程、所追尋的夢想,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民族復興改變中國、影響世界,這是百年國家大勢的根本皈依。英國《金融時報》載文寫道:“世界正在合著中國的節拍翩翩起舞,未來不再是世界如何改變中國,而是中國如何改變世界。” 從現在開始到本世紀中葉,盡快趕上世界發達國家前進的步伐,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歷史和時代賦予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神聖使命和光榮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