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4日電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談到我國當前經濟形勢時指出,面對錯綜復雜、快速變化的形勢,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從壞處准備,爭取最好的結果,牢牢把握主動權。如何貫徹落實這一要求,對於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工作十分重要。
近年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結構調整的任務更為緊迫。越是面臨復雜環境和困難挑戰,越需牢牢把握經濟發展主動權。從壞處准備,就是要增強憂患意識,充分認識問題和困難﹔爭取最好的結果,就是要針對問題和困難,及時主動地謀劃應對策略,積極努力地開展工作,從而有效解決問題、克服困難、實現預期目標。應對策略不僅要針對眼下的具體問題,更要著眼長遠,變壓力為動力,化矛盾為契機,在調整中捕捉機遇,始終把握經濟發展主動權。
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雖面臨諸多不利因素,但仍然取得了較好的業績。面對經濟增速一度連續下滑的不利形勢,宏觀調控政策及時預調微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9月份以來,穩增長政策成效日漸顯現,工業、投資、消費等一系列指標連續小幅反彈,經濟增速企穩回升。這預示著我國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可望如期實現。
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明年我國經濟工作仍要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求進,穩是基礎。在今年世界經濟一片低迷、新興經濟體通脹率持續攀升之中,我們努力穩住了經濟增速,穩住了物價漲幅,成果來之不易。同時也要看到,當前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仍需鞏固,物價也存在不少反彈因素。因此要繼續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保持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鞏固經濟企穩回升的好勢頭,為牢牢把握主動權、實現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創造條件。
穩中求進,進是關鍵。國際競爭歷來是時間和速度的競爭,誰動作快,誰就能搶佔先機,掌控制高點和主動權。受國際金融危機持續沖擊,世界經濟和產業格局正經歷著重大調整﹔與此同時,經過三十多年高速發展,我國經濟中一些原有支撐條件發生了變化,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低效益的老路再也走不下去了,隻有搶佔結構調整的先機,盡快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贏得主動。
牢牢把握經濟發展主動權,必須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結構失衡、產能過剩是長期以來困擾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已經到了下決心徹底解決的時候。當前,要抓住時機加快推動結構調整,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拉動,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更多依靠節約資源和循環經濟推動,更多依靠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不斷增強發展的后勁。
牢牢把握經濟發展主動權,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更應擂響改革戰鼓,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尤其要重視解決體制機制問題,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自身改革、國有經濟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點領域改革一旦取得突破,必將對經濟結構調整產生巨大作用。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經濟發展才能永葆生機活力。
牢牢把握經濟發展主動權,必須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一次大的經濟危機之后都是依靠重大科技突破提供新的增長引擎。當今世界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前夜,我們必須搶佔科技發展戰略制高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把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
明年是黨的十八大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征程的第一年,經濟發展質量如何,對未來8年決勝意義重大。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結構調整為主攻方向,以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為“雙輪”,推動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我們就一定能夠牢牢掌握主動權,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