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鐘經文:我國經濟發展邁上新的征程
——寫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
鐘經文
2012年12月14日09:1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 轉變發展方式過程中,我國經濟出現兩個“進一步向好”:經濟內生動力增強,進一步向好﹔經濟企穩回升勢頭明顯,進一步向好

○ 國內外市場和供給方面的重要變化,要求我國產業結構必須作出相應調整。其中,消費需求不僅決定著產業結構調整方向,而且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強制性力量。不符合消費需求的產品就要被市場淘汰,其生產能力難免出現過剩。我們許多行業和企業都面臨著重要考驗

○ 發展必須轉變,轉變必須改革。沒有體制上的重大突破,就難以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隻有抓住制約轉變發展方式的體制症結深化改革,形成有利於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導向,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實現根本轉變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任重而道遠,既要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和緊迫感,下決心改進工作作風,真抓實干,又要凝聚力量,攻堅克難,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推進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由於國際市場持續疲軟,最近一屆秋季廣交會到會人數和出口成交額雙雙降低。2011年我國外貿出口增長22.5%,2010年是34.7%,今年前3個季度為7.4%,完成2012年全年外貿增長10%左右的目標顯然已有困難。與此同時,在帶動經濟增長中舉足輕重的房地產業和汽車制造業,近期也出現了增長乏力、效益下滑的態勢。受影響最大的鋼鐵業幾乎陷入全行業虧損,噸鋼利潤僅1.68元,尚不及一公斤豬肉,企業壓力很大。

這都是表象。如何透過表象去審視當前國際市場變化和世界經濟形勢,進而全面審視和准確把握黨的十八大之后未來10年國內外發展大勢?如何緊密聯系實際,把中央提出的“五位一體”的新部署和“兩個翻一番”的新要求貫徹落實到今后的經濟工作中去?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當前國民經濟運行的趨勢和亮點,凸顯宏觀調控新變化。其中,增長速度減慢而就業增加、兩個“進一步向好”最為引人注目

今年以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復雜多變,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增多,特別是受國際市場疲軟的影響,我國對外貿易增速明顯放緩,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不少企業都碰到了訂單減少、成本上升和效益下滑等問題。

針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中央堅持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總基調,適時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擴大內需作為重點,積極調整經濟結構,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尤其是5月份以來,集中出台了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支持實體經濟、扶持小微企業、激發民間資本活力和穩投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國民經濟運行中出現了許多新變化和新亮點。

一是經濟增速趨於穩定。前3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7%,保持在年初確定的目標范圍內。從全年看,經濟增長可實現7.5%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首次超過50萬億元人民幣,達到8萬億美元以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超過6000美元。

二是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前3季度數據顯示,高新技術產業增長速度加快﹔節能降耗成效顯著﹔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差距有所縮小﹔農業再獲豐收,糧食產量實現“九連增”﹔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有所提升。這些都反映出結構調整的“倒逼機制”效應日益發揮作用。

三是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前3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24萬人,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同比增加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8%,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2.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幅度持續回落,通貨膨脹壓力明顯減輕。10月份,消費價格總水平繼續降低,1.7%的同比漲幅創下了33個月以來的新低。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有所減緩,但並沒有出現類似2008年底、2009年大批農民工失業返鄉的現象,就業形勢總體比較穩定。這是諸多國際組織和研究機構最出乎意料的,也是我國經濟運行有別於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一個突出亮點。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世界經濟尤其是發達國家經濟復蘇比較緩慢,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失業率居高不下。我國就業狀況比較好,得益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特別是積極就業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由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服務業發展提速等結構調整加快的具體體現,也是穩增長取得的豐碩成果。

與以往的高速度相比,近段時期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減緩,這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有人認為中國已由高速增長轉入中低速發展期,還有人稱之為“步入下行通道”。從去年一季度起,我國經濟增長率確實有所回落,但由此作出步入下行通道的判斷,也是缺乏充分根據的。

這次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不僅發達國家深受其害,對世界經濟的沖擊也很大。今年一、二季度,美國經濟分別增長1.9%和1.7%,歐元區分別同比負增長0.1%和0.9%,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增速普遍回落。在這種國際環境下,我國經濟增長必然受到較大沖擊。加入世貿組織10多年來,國際市場對我國經濟的拉動作用越來越重要。如今,外需嚴重萎縮形成一個較大的缺口,而擴大內需又要兼顧結構調整,一時不容易補上這個缺口,經濟增長速度減緩勢所必然。能保持目前7.7%的速度已經非常不容易,也是比較快的了。試問,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有這樣高的增長速度呢!

深入分析,即便外需不存在問題,我們也不應當繼續維持以能源、資源的高消耗和生態環境惡化為代價的高速增長。適度放慢增長速度,是轉方式、調結構的客觀需要,而且在轉變發展方式的過程中,近期我國經濟已出現兩個“進一步向好”的態勢。

一個是經濟內生動力增強,進一步向好。這次穩增長並沒有採取大規模刺激政策,宏觀調控更加重視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重視激發經濟的內生活力,加上一些針對性較強的措施,使得經濟增速穩定在7%至8%之間。這是調控方式的重要轉變,也是經濟運行中的突出亮點。再從拉動增長的“三駕馬車”動力結構看,最終消費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是55%,在7.7%的增長率中拉動了4.2個百分點,表明消費需求對於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另一個是經濟企穩回升勢頭明顯,進一步向好。從近幾個月主要經濟指標看,投資、消費增長都在穩步提速,作為先行經濟指標的採購經理指數已創13個月新高﹔9、10兩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7.8%和20.5%,出現了大幅回升﹔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1%,11月份提高到7.4%,是今年以來的最高增速。這些積極變化,對於堅定信心,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