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調整經濟結構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須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這是黨中央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全面把握國際經濟格局調整和我國經濟發展形勢變化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發展規律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體現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堅定決心。
近年來,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一些新進展,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如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取得顯著成效,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高﹔第三產業發展加快,先進生產力比重增大,工業技術水平和產業層次得到提高﹔城鎮化水平持續提升,中西部地區發展加快,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等等。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經濟發展中結構失衡問題仍較突出,某些方面的矛盾甚至還在加劇,成為阻礙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的重大障礙。主要表現:一是需求結構不合理,消費率偏低,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程度仍然偏高。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過多依靠投資拉動,這一特征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還有所強化。據統計,2009年資本形成對GDP的貢獻率高達91.3%,2011年仍達51.6%。2005∼2011年,消費率下降4.7個百分點,減少到48.2%,不僅遠低於發達國家80%左右的水平,也明顯低於中等收入國家67%左右的水平,影響國內市場規模擴大。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服務業比重偏低,制造業多處於國際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近年來,我國服務業發展有所加快,但2011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仍然隻有43.1%,不僅明顯低於發達國家75%以上的平均水平,也低於中等收入國家53%左右的平均水平。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但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不高,處於國際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總體上大而不強、大而不優。以上問題導致有效供給不足,產業體系不完善,核心競爭力不強。三是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生產力布局不盡合理,資源配置效益低。各地區低水平重復建設、無序競爭狀況比較突出﹔資源過度開發、生態環境保護與補償不足、生產要素流動不暢等問題普遍存在﹔欠發達地區發展仍然面臨諸多困難,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薄弱,發展后勁不足。這種情況使區域發展的投入產出效益較低,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四是城鎮化特別是人口城鎮化滯后,制約內需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功能不強,在城市務工、生活的大批農民工及其家庭成員轉化為市民進展遲緩,使巨大的潛在消費需求難以轉化為帶動經濟增長的現實消費能力。
根據黨的十八大精神,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擴大國內市場規模。要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強化需求導向,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健康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成長壯大﹔合理布局建設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推進信息網絡技術廣泛運用﹔提高大中型企業核心競爭力,支持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要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要科學規劃城市群規模和布局,加快改革戶籍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節選自《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一書,學習出版社、紅旗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