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庄重而寧靜的北大辦公樓,使人感到這裡既不是皇家園林,也不是殿堂廟宇,而仿佛是古老的中國書院。
周其鳳 漢族,1947年10月出生,湖南瀏陽人,中共黨員,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黨委常委、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常委、副主任,教育部化學和化工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博雅塔是燕園建筑的精髓
演講人:周其鳳
時間:11月16日
地點: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既要有迎頭趕上的雄心壯志和緊迫感,又要牢記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切不可心浮氣躁、急功近利。
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把精力放在管根本、管長遠的基礎性工作上,始終保持深刻的定見和強大的定力,不為浮雲遮望眼,不跟風。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文化建設就是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根本,各類量化的評價指標則為工具性的作用。?本而求用,則用之不竭﹔以用取代本,雖能喧囂一時,終難行遠。中國的大學能否躋身世界一流行列、以什麼樣的面貌躋身世界一流行列、究竟能在世界一流行列中佔據什麼樣的地位,最終還是要看文化建設的成效。
以文化來推動大學建設
世界高等教育,正在經歷著第四次重大變革,就是回歸大學的文化本質,重新以文化統領大學的建設和發展,防止大學變成單純的科研工具和商業場所。
古往今來,大到文明興衰,小到團體消長,無一不是以文化因素為根本推力和根本原因。任何社會和社會中的任何部分都高度重視文化建設,自覺推進文化建設。
文化建設對於大學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這種重要性,既體現在文化對於大學的意義,也體現在大學對於文化的意義。
對於當代中國的大學來講,文化建設的任務尤為緊迫。
這種緊迫性,體現在世界高等教育回歸文化本質的發展新趨向所提出的新課題。近代以來,世界高等教育經歷了幾次深刻變革,第一次是從宗教教育機構轉變成通識教育機構﹔第二次是從教育機構發展成教育與科研相結合的機構,標志是洪堡大學理念的提出和實踐﹔第三次是走向產學研相結合,標志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等大學的崛起﹔現在,世界高等教育,正在經歷著第四次重大變革,就是回歸大學的文化本質,重新以文化統領大學的建設和發展,防止大學變成單純的科研工具和商業場所,以文化確立大學在社會體系中的核心價值。如果說前幾次變革中國的大學都是后發者、追隨者,那麼,在目前正在進行的這一次歷史性變革中,中國的大學至少是同步者,甚至還有可能、有條件成為引領者。機遇已經到來,機遇稍縱即逝,我們理應抓住機遇而不錯失機遇。
這種緊迫性,體現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出的新任務。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任務,黨的十八大再次強調了這個重大任務。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進程中,大學是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軍。黨和國家把文化傳承與創新作為大學的四項基本職能之一,就是要求大學更好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文化使命。大學要肩負好這個使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則是西學東漸、西強我弱的文化格局已形成一百多年,要重塑我們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根基,不容易﹔二則是當代中國正處在大變革的時代,文化日益多元多樣,要在差異中重樹共識,在多元多樣中再立主導,更不容易。我們將交上一張怎樣的答卷?國家在期待,人民在期盼,世界在矚目。
這種緊迫性,體現在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推進大學科學發展提出的新需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大學的外部辦學環境、內部治理方式和師生的思想特征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使大學發展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和問題。隻有加強大學文化建設,才能更好地凝聚全體師生和海內外校友的精神認同,激發他們的愛校榮校意識,更加自覺地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發展﹔才能更好地彰顯大學的文化風格,塑造大學的文化品牌,提高大學的影響力和美譽度,為大學的發展贏得更多的有形資源和無形支持﹔才能更好地明確大學的辦學定位、辦學理念、辦學體制,為大學科學發展提供深刻的思想文化資源,使大學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競爭中辦出特色,辦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