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周其鳳:北大文化與北大精神【2】
2012年12月10日08:46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什麼是北大精神?

深刻的文化自覺、博大的文化關懷、高遠的文化追求一直在北大生生不息。

大學文化建設的重點是著力培育大學精神,把大學精神貫穿到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各個方面和教師、學生、干部、后勤等各個群體。

人無精神不立,校無精神不興。大學精神是一所大學文化上的旗幟,在全體師生員工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抓住了大學精神建設,就抓住了大學文化建設的制高點。

對待大學精神,一要傳承,二要發展。所謂發展,就是要不斷地賦予大學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同時,不斷地對大學的發展歷史和精神體系形成新的體會和認識。

在北大百年校慶的時候,我們形成了一個比較初步的共識,就是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來概括北大精神的核心內涵。現在來看,這四個詞還是比較有准確性和適應性的。近年來,我們始終保持與時俱進、常為新的姿態,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的內涵,使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真正成為一個開放的發展的體系,在此過程中,也進一步深化了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認識,對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新的概括。

首先,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著志存高遠的特質。

北京大學創立於清末維新運動時期,是中華民族興學圖強的產物。從創辦至今,深刻的文化自覺、博大的文化關懷、高遠的文化追求一直在北大生生不息。

最早的《京師大學堂章程》中,就提出了“端正趨向,造就通才”,“中西並重,觀其會通,無得偏廢”,要把大學堂辦成“各省之表率、萬國所瞻仰”的理念。

民國初年,嚴復在《論北京大學校不可停辦說帖》中,進一步提出了北大應當肩負的恢宏使命:“宗旨兼保存一切高尚之學術,以崇國家之文化。”

蔡元培主持北大期間,發出與當時的世界一流大學“平行之發展”的強烈願望,並按照“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和“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的理念,在北大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教育改革,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

西南聯大期間,北大與兄弟高校一起,抱著“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信念,弦歌不輟,培養了大批杰出人才。

新中國成立后,北大人積極投身國家建設,在艱苦的條件下取得了許多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據統計,1949年到1965年的北大畢業生中,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就達100多人。

上世紀80年代,北大學生率先喊出了“團結中華,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

近年來,北大師生按照中央的要求,集中精力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學校綜合辦學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度提升。

面向未來,我們一定要始終堅持熱愛祖國、服務社會、造福人民、胸懷天下的崇高情懷和遠大理想,始終把個人發展、學校發展與國家、民族的命運,與人民幸福,甚至與全人類的發展進步緊密聯系在一起,做一個有追求、有品位、有責任、有擔當、有獻身精神的人,辦一所能讓人發自內心地感動和尊敬的大學。

第二,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著醇厚綿長的特質。

文化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長期積澱的過程。有人說,如果說政治改革需要6個月,經濟改革需要6年,文化改革至少需要60年。大學文化也是這樣,必須以深厚的歷史底蘊作為源泉和支撐。北大的歷史非常醇厚,從而使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厚積薄發的重要品質。

110多年來,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三個至關重要的時期。第一個時期即戊戌變法時期,是北大精神的孕育時期。第二個時期是五四時期,即北大精神的形成時期。第三時期是北大精神的發展時期,即新中國成立時期。今天北大人所堅持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傳統,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和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養人才、繁榮學術,造福人民、服務社會的理念,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用心血和行動支撐起來的。每一項傳統和理念背后,都有數不清的動人篇章。就像謝冕教授曾在《一百年的青春》中寫道:“北大有它永恆的魅力。這魅力來自歷史、更來自歷史的漫長行進中形成的北大精神。”

第三,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著海納百川的特質。

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海納百川的特點是由北大兼容並包的學術傳統和綜合、多元、均衡的學科結構決定的。

上個世紀初,蔡元培在北大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並包”這—聞名遐邇的辦學方針。“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根本方針,在於強調大學以學術為本,學術以自由為本。這一辦學方針的實施,使北大成為當時全國學術、文化中心之一,為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興起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造了條件,這是北京大學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寫下的光輝篇章。從此,“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精神傳統在北大牢固地確立起來。

需要說明的是,蔡元培所講的“兼容並包”,並不是良莠不分,而是要允許不同學術派別、學術觀點的爭論和爭鳴,為新文化戰勝腐朽、落后的文化提供條件。“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精神,真實含義是尊重學術,倡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允許自由探索真理,堅持真理。

從上世紀50年代,馬寅初老校長在面對不合理的批判時公開表明自己的態度:“絕不向專以力壓服不以理說服的那種批判者們投降”,到改革開放以來,北大學者在社會主義股份制等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上勇敢無畏的探索,都充分體現了北大人“不唯書,不唯上,隻唯實”,鼓勵人們自由探索、勇開新風的精神傳統。

如果說“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傳統確立了北大海納百川的精神品質,那麼,北大綜合、多元、均衡的學科結構則進一步強化了這一精神品質。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在北大,一個院系或許可以說是全國最好的院系﹔但卻似乎沒有一個院系敢說自己是北大最好的院系。這充分反映了北大學科發展的平衡性和協調性。作為一定觀念意義上的文化,都一定是社會事實、社會基礎的反映。北大學科結構的這種特點,使北大文化不像有的學校那樣,由一個或某幾個學科佔據強勢的主導地位。因此,北大的院系之間、學科之間、師生之間必須學會互相尊重和包容,平等交流和對話。這也是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一直延續著海納百川的精神品質的重要原因。

第四,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著與時俱新的特質。

縱觀北大的誕生、成長和發展,都與改革和進步緊密聯系在一起。魯迅先生說:“北大是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要使中國向著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同樣地,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也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常為新的體系,具有與時俱新的重要品質。

今天,一些人對北大精神傳統提出了質疑。有人說,北大文化蛻化了,北大精神失落了。那麼,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究竟是封閉僵化了、蛻化失落了?還是與時俱新、生機盎然?這是北大文化建設中不容回避的重大問題。

我們應當承認目前北大的確存在一些與北大優秀文化傳統不相符、不相稱的現象,並出現了極少數“害群之馬”。同時,北大文化建設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和挑戰。但我們一定要看到,北大文化的主流是好的,北大師生整體精神風貌是昂揚向上、充滿朝氣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傳統在北大生生不息、不斷發展,每一種精神都有許多生動的事例,有力的証明。

以愛國精神為例,近年來,許多北大畢業生自願去西部、基層、農村就業。新世紀第一個十年,學校畢業生赴西部、農村、艱苦地區基層單位就業的總人數就將近800人,涌現出一批扎根西部、奉獻基層的優秀畢業生代表,如“中國十大杰出青年志願者”莫鋒,光榮當選北京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的村官陳麗娟,主動放棄讀博和在北京大醫院工作的機會,而選擇了重慶市開縣人民醫院擔任住院醫師的朱興旺,等等。

以進步精神為例,近年來,學校在師資人事制度、學科建設、教育改革方面進行了許多開創性的重要改革,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不斷取得顯著成績。從2002年至2012年,北大進入世界前百分之一的學科從4個增加到18個,居國內首位。今年六月,學校第十二次黨代會又制定了率先躋身世界一流大學,進而走在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宏偉目標。這些都充分說明,北大人永不停滯,永不僵化,永不自滿,不斷追求進步,追求卓越,追求一流。

以民主精神為例,近年來,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學術民主精神在北大得到了很好的堅持、貫徹和發展。對於一所大學來講,民主精神最重要的就是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的學術民主精神。在北大,學術民主主要體現為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精神傳統。今天,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精神在北大得到了認真貫徹。學校始終堅持中央提出的“學術探索無禁區,課堂教學有紀律”的原則,在學術研究、學術探索、學術思考上不設定任何框框,不禁止任何實事求是的獨立的正常的學術研究,提倡一切認真負責、言之有據、理性平和的學術表達,保護正常的學術爭論和爭鳴。當然,學校也會堅決制止和反對不負責任、不計社會影響的公開言論,這並不是違背學術自由和學術民主,恰恰是從根本上維護學術自由和學術民主。

進一步來看,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精神在今天的北大不僅得到了堅持,更得到了極大發展。學術自由和學術民主的根基是一種互相尊重和寬容的精神。胡適先生曾講:“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人類的習慣總是喜同而惡異的,總不喜歡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為。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這些都是非常深刻的道理。當然,毫無原則的寬容和容忍也是不應當的,對於踐踏基本社會正義和人類良知的行為,一定要堅決反對和斗爭。但我們也不能不承認,在現實生活中,寬容精神總是比不寬容更為難得。1993年,世界宗教大會從各國文化經典中找到了一條最基本的倫理共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原則,就是充分表達了人類應當互相寬容、互相尊重的精神。

與此相對照,今天的北大的確是極大地發展了作為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精神的根基的互相尊重和寬容的精神。比如,在今天的北大,對於衛生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司法改革等重要問題,都有不同觀點和熱烈爭論,但這種分歧和爭論,多數都是正常的學術探討,對於幫助黨和政府科學決策、防止政策的片面性起到了有益作用,也沒有影響教師之間的團結。又比如,北京大學已經連續舉辦了九屆北京論壇,在國內外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北京論壇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總主題,倡導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所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充分反映了北大人提倡互相尊重和寬容精神的實踐,已經從一所學校的內部,走向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之間。再比如,這次黨的十八大正式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整體布局從“四位一體”擴展為“五位一體”,提出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任務,北京大學自2009年起就與相關單位共同舉辦了連續四屆貴陽生態文明會議,大力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理念,實際上也是把相互尊重的精神,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拓展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些事例,無疑都是今天的北大對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精神的極大發展。

以科學精神為例,近年來,北京大學著力推進師德、學風、學術道德規范建設,成效顯著。進一步形成了潛心育人、嚴謹治學的風氣,涌現出王選、孟二冬、姜伯駒三個全國性師德典范和一大批先進典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迄今18位得主中,有8位是北大教師或校友﹔2011年“兩院”院士評選,北大有6人當選,是當選人數最多的高校﹔截至2011年,北京大學已有36項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居高校首位,體現出雄厚的基礎研究實力和集成創新能力﹔最近一屆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評選,北大獲獎成果總數達59項,高出第二名27項。

總之,我們一定要把傳承和發展大學精神作為大學文化建設的關鍵所在,在傳承和發展大學精神的過程中一定要增強文化自信,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

分享到:
(責任編輯: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焦點新聞
·人民日報評論員:改文風 寫新風
·盧展工:學習十八大精神4個"要先行"
·北京發布市管干部任前公示(簡歷)
·上海市發布10名市管干部提任前公示
·杭州市第九次聯合公選領導干部公告
·廣州公布前10月反腐成績 545人落馬
·歷史相冊|紀念 12·9 運動77周年
·習近平“經濟增長必須是沒有水分”
·黨務問答匯編:黨員享有哪些權利?
·近代中國法治的變革回顧|救助之本
·鄧小平劉伯承賀龍"三龍際會"大西南
·解密楊靖宇殉國前最后幾天歷史細節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  
1.林若同志逝世
2.安徽黃山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汪建設被查處
3.十八大后多名官員涉嫌違紀被查
4.何耀題同志逝世
5.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領導干部任職前公示
6.牛瑞騆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7.政治體制改革——十八大報告發出新信號
8.封旭東同志逝世
9.甘肅省紀委:蘭州市長袁佔亭所戴三款名表均為其本…
10.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中央宣講團宣講活動綜述

  ·頻道精選
湖南省委十屆四次全會舉行 周強報告工作
湖南省委十屆四次全會舉行 周強報告工作
  羅保銘在海南瓊海市潭門鎮宣講十八大精神
羅保銘在海南瓊海市潭門鎮宣講十八大精神
 
·柳遂記兼任太原市公安局黨委書記
·鄭向東任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區長
·呼倫貝爾公選10名“80后”副處級干部
·南京紀委介入微博反腐 一集貿市場主任落馬
·沂水縣公開選拔規劃局副局長等領導干部公告
·廣東仁化縣揪出涉嫌徇私枉法公安森林分局原局長

社區論壇·網友聲音
新一屆常委參觀《復興之路》傳遞“三重信號”
新一屆常委參觀《復興之路》傳遞“三重信號”
  朱德獲"十大元帥"之首的基礎靠何奠定?
朱德獲"十大元帥"之首的基礎靠何奠定?
 
·王岐山的"信任不能代替監督"說與誰?|要求"說短話"
·孫政才強調“要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警示了誰
·“廣東近40天落馬5高官”是喜是憂|“遮羞牆”羞誰
·性賄賂成“致命誘惑”能讓多少官員醒悟?
·中共九大:主席力挺陳毅當代表,劃去女兒李納名字
·毛澤東參加十大驚險一幕|毛澤東后代為何不做大官?

·理論精粹
彭麗媛參與拍攝防艾公益短片《永遠在一起》發布
彭麗媛參與拍攝防艾公益短片《永遠在一起》發布
  央視新聞聯播評“航母Style”走紅引模仿潮
央視新聞聯播評“航母Style”走紅引模仿潮
 
·李民:轉作風“八項規定”符合總書記一貫作風
·邵景均:對腐敗隻要真反,就有辦法、有希望
·黃葦町: 百姓期待反腐敗斗爭的新突破
·發現大飢荒——一個美國記者眼中的1942
·趙曉:歷史不能重演 改革迫在眉睫
·[周刊]李克強的“改革”信號|2020年我們收入多少?
資料中心  
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
開國將帥名錄·永遠的豐碑——革命先輩紀念館
基礎|黨史大事記|黨史上的今天|黨章教程
會議|黨的會議|歷次黨代會|政治局集體學習
文獻|領導人文選|歷史、當代文獻|馬列全集
事件|抗美援朝資料|海軍博物館|"五四"運動
專題|歷次五年計劃|反腐倡廉大事記|口號選編
圖集|穿越90年·圖說黨史|90年90事|閱兵圖集
視頻|領袖文獻片|共和國圖像日志|《忠誠》
黨史人物3D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