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開啟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參觀《復興之路》展覽並發表重要講話。講話站在歷史、現實與未來的交匯點上,回顧了170多年來中國人民所歷經的抗爭和奮斗,審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展望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和前景,向世界傳遞了中國共產黨人敢於擔當的歷史責任感和堅定自信心,讓人思索,給人期待,催人奮進。
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曲折而堅定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中國無數仁人志士的苦苦追求。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曾創造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燦爛文明。但伴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發生,中國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中逐漸落伍了。“落后就要挨打”,鴉片戰爭以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下割地賠款,備受屈辱。中華民族面臨的危機激起了國人自強自立的民族精神,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成為中華民族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然而世界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也表明:民族的獨立、主權的完整是任何國家實現現代化、任何民族實現復興都必需的歷史條件,沒有這個歷史條件,再美妙的藍圖都是海市蜃樓。依傍在腐朽封建王朝下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品嘗的隻能是失敗的苦果,依托軟弱的資產階級所進行的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統治中國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但中華民族復興還只是遙遠之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不懈追求。近代仁人志士的艱辛探索充分表明,要實現民族復興,必須找到能夠指導中國前進的先進理論,必須找到能夠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先進力量。站在民族危機關頭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將社會主義價值目標與民族價值目標結合起來,確定了通過“革命化”實現“現代化”的民族復興之路。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政治價值目標實現的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要求,“建設一個獨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統一的、富強的新中國”成為激勵社會各階層人民群眾參與、支持革命的強大精神動力。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努力在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探索實現民族復興之路。雖然探索的歷程充滿曲折,但20多年的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還是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准備、物質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使中華民族無限接近偉大復興的目標。鑒於近代中國歷次摹仿西方現代化模式均無果而終,以及傳統社會主義現代化方案弊端凸顯,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承擔起一個先進執政黨的歷史責任,以無畏的探索精神,開辟、堅持和發展了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此,中國夢因有正確道路的指引而一片光明。30多年來,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指引下,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解放,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改善,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不斷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這一切,都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預示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那樣:“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