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進史上,總有一些節點令人難忘,總有一些時刻引人遐思。
黨的十八大就是這樣的節點和時刻。這次大會以鮮明的主題,庄嚴的宣示,清醒的認知,科學的謀劃,回答了在新的起點上黨和人民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樣的目標繼續前進的問題,必將以舉旗定向、繼往開來的歷史性功績載入史冊。
十八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認真領會這一重要論斷,對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政治局常委等參觀《復興之路》基本陳列,回顧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走過的歷史進程,習近平號召全黨同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把我們的黨建設好,團結全體中華兒女把我們國家建設好,把我們民族發展好,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這是對十八大精神的深刻闡發和全面強調。
(一)
振葉以尋根,觀瀾而溯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的開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鬧革命、搞建設、興改革艱辛探索、不懈奮斗的結果,是歷史的必然,人民的選擇。
聞一多曾寫下如此幽憤、如此滾燙的詩句——“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突然晴天裡一個霹靂,爆一聲:咱們的中國!”
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漫長的發展進程中,以自己的勤勞、勇敢、智慧、文雅,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培育了歷久彌新的優秀文化。然而,我們在近代卻落伍了。一部中國近現代史就是中國在屈辱中奮起、在曲折中探索、在追趕中接力尋求民族復興的歷史。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數仁人志士為尋求救國救民的良方,上下求索、奔走呼號,進行過各種試驗,然而都失敗了。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隻有在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台,在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武器之后,古老的神州大地才露出了復興的晨曦。然而,如何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結合起來,找到一條正確的革命道路,仍然是一個曲折的探索過程。
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惟共產國際的馬首是瞻、照抄照搬別國經驗的教條主義,曾給革命造成重大的損失。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一批有遠見卓識和創造精神的共產黨人從一開始就同教條主義進行了堅決的斗爭,致力於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1927年9月,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的余部進軍井岡山,與朱德等同志率領的南昌起義的余部會師,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火。在夜色如磐、黑雲壓城的情況下,農村革命根據地和紅軍能否存在和發展?毛澤東經過縝密思索和論証,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論著中進行了科學而肯定的回答,初步提出了一套革命方略,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為主要特征的新的革命道路開始明晰起來。遵義會議標志著我們黨的一個偉大覺醒。到黨的七大,全黨終於形成共識,把毛澤東思想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
“莫道故國春來晚,東風初綻第一枝。”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的確立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飛躍,在中華民族的復興史上帶有撥雲破曉、峰回路轉的意義。它貫穿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獨立自主的思維方式,科學回答了在中國這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開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系列問題,確立了在農村建立鞏固的根據地,用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政權的正確道路,形成了我們黨的三大法寶——武裝斗爭、統一戰線、黨的建設。抗日戰爭之后,我們黨僅僅用3年多的時間,就打敗了蔣介石,解放了全中國。
新中國成立后,經過社會主義改造,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毛澤東思想繼續得到了發展。在《論十大關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等論著中,毛澤東初步闡發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構想,提出了“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宏偉綱領。站起來了的中國人民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建設熱情,新中國十多年間的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舊中國幾十年慘淡經營所不曾取得的成就。
然而,“歷史通常是循著曲折的道路發展的”。由於復雜的歷史原因,從上世紀50年代后期,“左”的思想開始抬頭,“以階級斗爭為綱”愈演愈烈,直至發展到“文化大革命”這樣的全局性錯誤,令人痛心疾首。但是,改革開放前的30年,畢竟是我們黨探索中國式社會主義道路的最初嘗試,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打下了基本的制度基礎,提供了必需的政治前提。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黨和國家面對的是一種極為困難的局面。國內,徘徊不前﹔域外,千帆競發。中國向何處去?這樣一個嚴峻的問題又一次歷史地擺在了黨的面前。
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講話。在這篇實際上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主報告中,他講了兩句振聾發聵的話:
一句是:“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
另一句是:“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
這是黨在社會主義時期的一個新的偉大覺醒!
經過改革開放最初幾年的實踐和深入思考,1982年9月1日,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鄧小平指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命題由此而生。這個命題的提出既是對長期歷史經驗的總結,又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仔細推究,這一命題與毛澤東倡導和堅持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思維方式一脈相承。也正是這樣一個命題,確立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歷史的基本走向。
由此,一面迎風招展的旗幟在中國大地上,在世界東方的天幕上,展開了。
專家解讀十八大報告——總體概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
社會建設:
文化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