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張富泉:按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走共同富裕之路
——就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採訪鄧小平戰略研究專家張富泉
人民網記者 李曉明
2012年11月27日08:28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記者:對地方政府參與經濟發展尤其是搞GDP崇拜,學術界看法褒貶不一,您認為應當怎麼看?

張富泉:地方直接參與經濟發展與競爭,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實事求是地說,我國人均資源佔有量過少、家底子又薄,多有了地方政府參與經濟發展這麼個主體,且其競爭行為又與企業和個體不同,它追求的是GDP即新增物質財富的最大化。與企業和個體並不處在同一個競爭層面,不僅不與企業與個體搶機會、爭利益,而且還能彌補其逐利行為的缺失,從投資基礎設施、科教人才等平台建設諸方面為之提供更多的機會與贏利。應當說,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優勢之所在,應當充滿道路自信和堅持。但其GDP崇拜與忽視利潤最大化也會有消極的一面,這就是地方參與經濟發展往往不計資源消耗,甚至無視生態環境影響,盲目投資與重復建設,並帶來市場分割、差距拉大和權力腐敗等問題。一句話,興利避害這種體制特色優勢強大無比,反之則將帶來諸多問題甚至阻礙發展。

可以說,正是這種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國情的真切把握和畢生的經驗,早在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就對中國改革作出了“三步走”戰略部署和“兩個大局”的頂層設計。后來,他在南巡談話中還談到:“共同富裕的構想是這樣提出的:一部分地區有條件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后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按照他的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頂層設計路線圖,進入新世紀實現前兩步戰略目標即在2000年達到基本小康后,就要 “反過來,……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來幫助內地發展,這也是個大局。那時沿海也要服從這個大局。”這裡,鄧小平用了“反過來”這個很重的詞,旨在提請大家要及時實施由先富后富到共同富裕的戰略性大轉換,也就是要遵循區域非均衡與均衡發展相輔相反的規律,適應轉向內地大局戰略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對非均衡區域規劃與非均衡區域政策來個大反轉。

記者:也就是說,適合前兩步非均衡發展的先富后富的區域規劃與政策,包括建立在原有承包基數上的分稅制,已與轉向共同富裕目標的新階段、新要求不相適應。請您就此談談怎樣實現財稅改革新突破?

張富泉:中國素有合縱連橫之說。這裡的所謂“反過來”,就是要根據中國經濟區縱向劃分呈同質性且非均衡、橫向劃分呈集聚性且相對均衡協調的特點,在東、中、西縱向區域基礎上合縱連橫,分別構建以珠三角城市群橫向連接長江中上游地區,包括粵閩桂瓊湘鄂贛渝雲貴川藏12省區市的泛珠三角﹔以長三角城市群橫向連接黃河中上游地區,包括滬蘇浙皖豫陝甘寧青新10省區市的泛長三角﹔以環渤海城市群橫向連接黃河下游和華北東北等地,包括京津冀晉蒙遼吉黑魯9省區市的大環渤海三大財稅經濟區,從而依托這三大均衡性趨同俱樂部區域資源,與國際接軌按常住人口分配地方財力,實施中央財政縱向轉移支付下的區域財政橫向均衡的制度。

記者:什麼叫區域財政橫向均衡制度?請您具體談談?

張富泉:概括地說,就是要在保持央地財政關系不變、地方財政支出主體不變的前提下,設立泛珠三角、泛長三角和大環渤海三大財稅區,並把它作為中央財政對省級地方實施預算分配的一種虛擬的均衡性平台,分區域對省級政府間實行與國際接軌的統計常住人口“標准人”財力均衡。這一制度對現行分稅制的最大完善,就是要改變按財政供養人口計算地方財力的老套路,實行與國際接軌按常住人口計算地方財力的“標准人”分配﹔它與西方分稅制的根本區別,就是不搞全國財政“大鍋飯”體制,而是要實行央財縱向轉移支付下的三大橫向區域財政橫向均衡的制度。

記者:什麼叫統計常住人口“標准人”分配?實行這種財稅分配體制有什麼益處?

張富泉:按統計常住人口“標准人”分配,這既是與國際分稅制接軌的現實需要,也是改革釋放中國最大紅利的必然要求。國際公共服務均等化意義上的財政均衡,實際上就是地方政府間人均財力的均衡。這裡的“人均”按國際慣例是要按常住人口來計算,但由於我國目前的分稅制建立在財政大包干基數上,其計算地方財力方式也一直沿用過去按財政供養人口計算的傳統作法。這就使得在現有統計常住人口中,不可避免地出現創造財富外溢或享有公共服務外溢等非真實因素。比如,廣東省東莞市2004年到2007年戶籍就業者人口負擔比率一直為1:1.6,而外來勞動者與暫住人口(2007)之比為1:1.03﹔也就是說戶籍人口每百位就業者需負擔60個附加人口,而外來“新莞人”每百位就業者隻要負擔3個附加人口。這就說明外來勞動力為東莞創造了巨大財富而把附加人口負擔大量留在了內地。以該市2007年外來勞動力539萬人佔其就業者83.5%測算,當年為東莞市創造的GDP高達2632億元、財稅總收入396億元和出口額503億美元。而在另一方面,同樣是由於按財政供養人口計算地方財力的作法,外來勞動者創造這麼多的財富,也不可能有很多留在東莞市,且其接納外來常住人口落戶還會造成公共服務的外溢。像這樣剔除出諸如此類的勞動財富外溢或公共服務外溢后的真實的統計常住人即為常住人口“標准人”,隻有按統計常住人口“標准人”分配才是與國際標准分稅制真正意義上的接軌。

(責編:趙晶、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