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香港推行国民教育的路径分析【3】

吴鹏

2017年08月17日09:48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原标题:吴鹏:香港推行国民教育的路径分析

三、香港国民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特殊的历史和现实原因,香港推行国民教育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香港的国民教育,不是在一个历史连贯的常态社会推行的,而是在一个主权交替的社会重新构建的。在长期的殖民统治过程中,香港和祖国经过了上百年的分离,国民教育几乎处于空白,香港市民对国家的归属感比较淡薄。同时,香港和内地在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深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香港市民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中国内地的文化和价值观。尽管回归20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进学校的国民教育进程,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来唤醒香港人的国民意识和爱国意识,香港与祖国的关系由疏离到逐渐密切,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绩。但是,2012年的“国民教育事件”,以及此后多次民调显示的部分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模糊,都反映出香港的国民教育依然存在深层次的问题。可以说,香港推行国民教育,任重道远。

香港的国民教育,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殖民时期国民教育存在过度缺失。纵观香港教育的发展过程,港英政府仿照英国教育制度确立的课程体系,几乎没有涉及国民教育的内容。在香港教材中很少提及中国和中国社会,并且刻意回避了香港与内地关系以及香港地位等问题。殖民发展时期,公立学校的历史课以介绍欧洲历史为主,中国历史只是简略提及,而且将很多历史事件排除在教科书之外,使香港人对香港近百年的历史缺乏应有的认识。[8]港英政府进行“世界公民”的教育引导,香港人更多接受的是“我是香港人”、“热爱香港”的教育,国家意识逐渐模糊。即使在香港回归后,虽然在学校里开设中国历史课程,但是由于香港长期以来接受的西方自由思想,一些争议性事件在教科书中仍然不被录入。殖民时期国民教育的缺失,使部分香港人对祖国内地产生疏离和隔阂,对国民教育的开展产生了阻碍作用。“国民教育事件”表面上是香港国民教育施行过程中的积累问题的集中爆发,实际上主要是港英政府长期开展殖民教育的消极影响。

第二,部分香港人对“一国两制”存在严重误读。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被香港《基本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等个别地区依法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同胞当家做主,自行管理自治范围内事务,香港人享有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但是,有些香港人对“一国两制”方针存在错误认识,刻意弱化“一国”,片面强调“两制”。在这一观念影响下,有些香港人对国民教育存在误解。还有一些社会团体或利益集团故意歪曲国民教育概念,搅乱争议焦点,制造社会矛盾,将国民教育问题作为捞取政治资本的工具。

第三,香港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制度存在巨大差距。政治经济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是有些香港人身份认同模糊的重要根源。根据“一国两制”方针,香港在回归之后保留了资本主义制度。由于深受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有些香港人对内地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了解甚至误解。尽管中央政府从未强迫香港复制内地的政治经济制度,而是按照“一国两制”方针保留了香港原有的社会形态和经济模式,保证了香港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但是有些香港人对“一国两制”方针心怀疑虑,对香港特区政府推行国民教育有抵触情绪。

第四,香港国民教育的政策措施存在较大偏差。回归20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取得了国民教育的突出成绩,但是,有些政策措施也有值得反思和检讨的地方。首先,在时机上,香港没有抓住回归前后香港市民国家意识高涨的难得机遇,破除旧的殖民教育条件,重建新的社会政治观和价值观;其次,香港没有足够重视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没有让青少年深刻了解香港在回归祖国前后的历史,包括在殖民统治时期“英人治港”的不民主、不公正的屈辱经历,以及在回归祖国之后实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并在祖国支持下取得繁荣稳定的伟大历史过程;再次,香港国民教育局限于学校教育,忽视公众和社会团体的作用;最后,香港国民教育的视角比较狭隘,没有树立“大国民教育”的理念。例如,引发争议的“德育与国民教育科”不一定单独设立,可以把国民教育融入已有的德育、历史、地理等课程中,渗透到整个教育过程甚至整个香港社会。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