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2016年10月8日理论导读

【导读】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特性

2016年10月08日08:3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独家连载】《习近平用典》

敬民篇 为政篇 立德篇 修身篇 笃行篇 劝学篇 任贤篇

天下篇 廉政篇 信念篇 创新篇 法治篇 辩证篇

【学习文选】《学习文选》:G20杭州峰会是引领世界的新起点

【学习路上】探究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与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特性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人民性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政治发展趋向,遵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人民性要以人民的意志为依据,在理论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实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性是人民性的有力保证,人民性则是实践性的完整体现,两者存在相依相存的关系,要做到从思想和行动上给人民提供导向,给予人民当家作主的信心。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性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保障了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的实现。【详细】

 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直面现实挑战

理想信念教育既要有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作为指导,又要联系中国具体国情,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来进行讲授。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搞教条主义,不能僵化在文本的记忆上。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具有其内在规律,它既不同于考背功、划重点的知识教育,也不同于重理解、讲推理的理论教育。道德教育是为了改造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需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并且在宣扬理念的同时,经得起学生的反驳。【详细】

 脱贫攻坚关键词:紧迫 信心 艰巨 责任

“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一字之变,内涵丰富,力重千钧,突出的是“脱贫”目标导向,体现的是“攻坚”的紧迫、信心、艰巨和责任,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乘势而上、攻坚克难,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扶贫攻坚”改成了“脱贫攻坚”,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一承诺意味着我国多年来的扶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时刻。【详细】

 G20机制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

G20机制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了应对有可能蔓延的金融危机,在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G7)主导下,1998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期间,由G7成员、中国和印尼等新兴市场国家、韩国和澳大利亚等非G7发达国家共22个成员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召开了对话会议。随后在1999年再次召开了2次类似的对话会议,奠定了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雏形。在这期间,G7就G20机制的成员构成、议题设置、会议安排、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关组织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并最终选择了由成员国担任轮值主席,不设立秘书处的非正式机制安排。【详细】

 法治建设与廉政文化的思辨与相长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存有廉政观念,强调官员要公正清廉,相当于“清官文化”。追溯历史,早在春秋时的《晏子春秋》中便出现了“廉政”一词,并认为廉政是要求官员像水那样保持至清,这样才能“其浊无雩途,其清无不洒除”,进而实现国家的“长久也”。现代社会的廉政在内涵上更为广泛,是要求政治廉洁、政府廉洁,具体来说便是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廉洁公正,不能以权谋私。【详细】

推荐新闻:


习总书记青海之行:脱贫攻坚再攻坚,不破楼兰终不还

习近平再谈绿色发展:“循环利用”之路该如何走?

习近平: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习近平对“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都说了什么

习总书记对军队改革再动员 为强军赋予精神动力

 
(责编:沈王一、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