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文韬武略真干城【3】

——袁黄军事思想纵横谈

张殿成

2016年05月04日16:15   来源:人民网

其二是整顿军队:万历年间的明军“制度性”缺陷突出,贪腐严重,军心涣散。

在袁黄看来,明军大弊有三:首要的即是兵源。万历年间,明军士卒组成主要是祖兵、抽垛和招募三种。祖兵即世兵制,由来已久,在明灭元和建国初曾显示出优越处——父兄制组合心齐力聚,战斗力强,成为主要兵源。但到此时世兵籍户错乱不堪,百弊丛生,所供之兵多有老弱顶冒,尽失职业军户本来优势。抽垛起于嘉靖末,于三丁中抽取一人为军,且使余二人贴丁(后备军士),结果户户受害,家家遭殃。至于勾补募军,更为“千古未有”之恶法——被募者一旦远赴边关,则子孙俱被捆绑为兵,比之罪囚更无出路。倘遇失走逃亡,更要勾取家人来充补,无丁户会直接累及宗族甚至邻里亲戚。袁黄曾诘问:此三法所集之兵,怎堪使用?又谁肯真心为国效力?况且士兵或远赴他乡,或身负重役,气候水土不服,病死逃亡极多,而军官却可借此生利:只需在春秋两次检阅时,用“游手流徒人等”来“冷补”——点名之时来充数、领上一份短时津贴即可塞责于上司,而大量空额兵饷便滚滚流入边将私囊中。这样的军队岂堪成军?故袁黄力主弃此三法,采用募兵制,主要招募边关附近之民和侠士为兵,激以大义,给予适当待遇,再结合屯田为之置办“常业”,使其家产与防地结合一起,平日种田训练,战时保家卫国,必可得其死力。弊端之二为冗员多、军兵老弱多、非军事性役使多。明军编制内中低层将领指数极多,每个军官身边都要配置众多辅助和服务人员。与兵士相比,管理层人数众多,被袁黄形象地比喻为“十羊九牧”。况且这些人多倚权仗势,滋事误事。更有甚者,将领们随意将军士、战马等送与权贵使役私用,将士卒视作佣工,令之无偿耕种和充担无关军事工役,为其生财牟利,不仅严重影响兵士操练和守御,还导致军心涣散,大量士兵走死逃亡。故袁黄主张,军中应裁汰冗员,缩减供役定数。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度,凡“将官抽一人一骑私用,军法从事!”袁黄深谙“兵贵精不贵多”的真谛,对军中不得“实用”的老弱兵卒,力主裁汰,用节省下的兵饷招募能战之人,方为强军之道。第三个弊端是军令不畅,统属不明,事权不协。袁黄直斥边镇将帅骄纵不从朝命,对朝廷举措诏令视同废纸,使军中弊政久不得革除,也大大降低了朝廷威信。再有,当时边镇军中统摄之权多有含混,官位重复设置,号令不行,平时互相掣肘,遇急各自为战,缺少相互协调和指挥的机动性,使得战斗力大打折扣。故应加以整顿,使上尊朝命,下统事权,各部协调一致,方可敌来能战。

至明末,虽充军、清勾逐渐成为标营兵间接来源,募兵地位得到提高,因未能如袁黄所议用屯田解决兵饷等问题,终致国家财政崩溃,成为明亡国直接原因之一。

其三是治军练兵。面对日益猖肆的“夷情”,袁黄指出,练兵马,“实今日之急务也!”

自幼得隐士传授兵法的袁黄深知兵不经练,则为乌合之众,徒费国家资财,不足临阵对敌。他深入研究岳飞、戚继光等人练兵之法后,进行改进补充,提出自己的系统练兵之道。

古人将治军与练兵视为一体,前者谓之练心,后者为练身及各种战阵和斗杀技法,即一属精神层面,一为技术层面。

在袁黄看来,治军的根本之道在于将领对士卒仁、爱、诚、信、节。他援引多家兵书于此的论述,指出为将之道首先要对士卒施仁德与爱,倘能爱兵如子,情义相通,患难与共,则“可以坚万人之心而并其力”。他强调,将领在军中要吃苦在前,凡事做出表率。要以信令为本,赏不遗仇,罚不避亲。在军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是统军带队能打胜仗的前提。同时,要高度重视对士兵勇气的培养,使临敌有“胜气”(必胜信念),则“锋不可当”。他早年入海观看抗倭经验,发现正是由于许多人胆气不足,使“十分技能不曾用得一分”,才致官军望风而败。因而得出结论:练得士兵气雄胆壮,为临阵第一要义。且胆气的培养,“须练之于平时”,只有在平时操练和生活中培养士兵的雄劲刚猛之气,兼之熟练掌握各种实用技艺(艺精则气壮),才可以产生必胜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锐气,对敌自可一鼓作气,“胜之必矣!”

除了这些精神上的因素之外,袁黄结合岳、戚等人治军经验,提出“上统乎下”和“下承乎上”的层层节制之法。对临敌出现怯退、将官死亡等情况,分层钳制,以严厉的军法逐层斩杀责任者,以铁的纪律使官兵间“互相顾盼,彼此并命”,成为万人一心的“父子之兵”。

表面上看,这是“连坐式”的斩杀之法在进行层层捆绑,实质上是在用严酷的军纪管理部队。而军纪的整肃,无疑是任何一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

总括袁黄的治军之道,就是要用仁爱、用情感、用军纪、用血肉和生命将官兵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树立旺盛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众志成城,这样才能成为一支无敌的铁军。

同时,袁黄十分清楚,军兵个人素质对一个军队同样重要。因此,他提出“内练”“外练”等一系列练兵之法。其中内练主要集中在手足眼耳训练,使身体更强健,各器官能适应各种战时环境。外练包括阵法和器械技艺等多个方面,要求军兵熟悉安营、布阵、斗杀等各种基本知识,并至少精通一门武艺。经这样的内修外练,“兵岂有不精者?”

袁黄断言:倘蓟、昌两镇能练成这样一两万精兵,即可“横行匈奴,岂必拥十数万之众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莹、秦华)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