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马建堂 王军: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和主要任务

2015年07月06日15:23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原标题:马建堂 王军: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和主要任务

三、“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实现这一任务的重大举措

基于对“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环境的判断,以及对这一期间经济社会深刻的把握,可以用“三个中高”来界定“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或主要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民生跨入中高收入阶段。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既是中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出的重大判断,也是始终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动顺应客观规律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够实现的,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物质基础和客观要求。

一是从历史方位看,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特别是跨入中高收入阶段将是我党我国发展史上一项了不起的伟大成就,有利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旗帜下更加凝聚民心民意。党的十八大确定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建党100年(2021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100年(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第一个百年(建党)与第二个百年(建国)的联结点,体现在发展阶段和发展目的上,就是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为根本,同时也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用“跨入中高收入阶段”,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百年奋斗目标和未来导向准确定性、适度量化,极其必要。

二是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言,从定量上讲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根据测算,“十三五”年均增长6.6%左右就可以实现总量翻番的目标;只要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也能实现。因此,就量化的人均收入指标看,完成上述目标是可能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等新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还会从多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因此用“跨入中高收入阶段”这一提法,既高度概括、便于衡量,又留有余地、可以期待。

三是就现实情况和国际比较看,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2美元的标准,目前我国还有2亿左右贫困人口。按照我国年收入2300元的扶贫标准,2014年底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确保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巨大挑战。用跨入中高收入阶段更能真实地反映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从国际看,美国贫困人口占比在15%左右,但并不影响其最大发达国家的地位。

四是从逻辑体系和演进规律看,“中高速”和“中高端”理应、最终也必定会落脚在“中高收入”上。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中高端”演化,要靠中高速增长来支撑和保证,也才有“跨入中高收入阶段”的可能。没有以“八个更加注重”为基础的迈向中高端,“中高速”难以保证和持续,“中高收入阶段”更无从谈起。“中高速”和“中高端”,以“中高收入”为努力目标,更能凸显其目的和意义。三者之间关联度高,组合起来,可以成为“十三五”规划目标及其路径的主体框架,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系统性,有连续、也有突破,有继承、也有创新。

为了实现“三个中高”的历史性任务,需要采取以下重大举措。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宏观调控,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首先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真正降低准入门槛,大幅减少交易费用,不断完善市场监管,加速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增强财政资金的透明公开、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公共服务功能。积极而又稳妥设立民营银行、鼓励互联网金融、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保险市场深化等,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汇率市场化机制,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和国际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更好地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法治,释放改革红利、开放红利和法治红利。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发展阶段的必然反映。但也要看到,中国经济体量巨大,如果在增速换挡中出现惯性下滑或“台阶式换挡”,将很难止住甚至可能出现失控局面。要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确保国民经济始终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力,适当确定预算赤字规模和比率,提高中长期国债发行规模,增加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空间,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松紧适度,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和逆周期调控,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率,适时建立并发挥好目标利率的政策基准作用,引导中长期利率水平下行。一旦经济运行出现大的波动,宏观调控要及时出手,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

(二)从需求端入手、供给端发力,加速向中高端水平转变

要善于利用“十三五”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有利条件,把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作为引领新常态、转换发展动力的主线。从需求端入手,加速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推动市场需求向内外一体、双向互动转变。从供给端发力,以提升劳动力技能等要素质量和资本投入效率等为切入点,改进完善城镇管网、垃圾处理等硬件设施,以及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软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放开准入,让社会力量提供非基本公共服务,使增长、发展和生活水平有对应的要素和服务支撑。这样,消费、投资和出口传统的三驾马车,与劳动、资本、技术、创新等要素构成的四轮驱动,并驾齐驱,推动发展迈向中高端,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十三五”时期,要研究出台一批鼓励消费、支持创新、促进服务业、推进中西部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推出若干投资大、跨期长、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工程和项目。

(三)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形成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动力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依靠创新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驱动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兼具必要和可能。要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加快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与传统产业、服务业与制造业等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以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源流等为纽带,创新优化区域空间格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与跨入中高收入阶段的要求相适应,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新期待,保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按照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对治理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的热切期盼,以创新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要以科技进步贡献率、劳动生产率、资源配置效率等,综合评判“十三五”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使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巨大推动力。

(四)建立健全与跨入中高收入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增长、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政策和机制

跨入中高收入阶段,意味着从生活质量到人口素质、全面法治的巨大社会进步。与之相适应,在劳动力绝对数量下降、人口老龄化的格局下,要及时对人口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和社会政策做出必要而适度的调整。用不断提升的中高技能、中高技术和中高教育培训体系变原来的中低端人口数量红利为中高端的人才质量红利。用能托底、可持续、多元化的社会保障网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以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公平正义和人民福祉。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三个中高”为主要抓手,“四个全面”干到底,必定能推动“十三五”规划落地生根。

[作者简介]马建堂,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军,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