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原
金冲及在研读史料。
资料照片
金冲及治史66年,对百年中国每个脚印,如数家珍……他担任领导职务长达53年,笔耕不辍;从近代史拓展到党史领域,成果丰硕;75岁修中国史,“水到渠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中,金冲及以清晰的思路和晓畅的文字,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思考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思辨,再次透彻地表达出来……
唯物思想启蒙深
“马克思主义是我的选择”
举止温文尔雅、谈吐随和可亲,这是很多人对金冲及的印象,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他却毫不含糊。“今天,对大多数人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学习和教育的结果,但在我最初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却完全是自己的选择。”回忆起60多年前的往事,金冲及特别兴奋,似乎又回到那个冒着生命危险追求真理的年代。
金冲及自少年起就喜好读书,尤其爱读那些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论说。生活书店的门市是他最爱去的地方,在一个僻静的角落,他能读上一整天。“眼看着国家和社会的状况一天天坏下去,我急需找到解决的办法。当时中外各种思潮的书籍我都涉猎,其中最喜欢邹韬奋的文字。他不仅讲道理,还与中国现实联系起来。以后又读到艾思奇、薛暮桥、许涤新、胡绳、华岗等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著述,懂得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普列汉诺夫的《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让我对唯物史观的诞生是人类历史观的一场革命有了深刻理解。当《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油印本悄悄流传时,我被深深打动,文中对中国社会的透彻分析,让我豁然开朗。经过反复比较,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948年初,金冲及加入中共上海地下党。入党后,金冲及立即投入到学运大潮中。这既让他接受了革命的洗礼,也遭到通缉。根据党组织指示,他躲避起来,在一间小屋一住就是几个月。充裕的时间让他从早到晚手不释卷,“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头脑中从此扎根……”
新中国成立后,金冲及完成了在复旦大学的历史学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成为他研读和写作的指南。他回忆与数学家谷超豪住在同一宿舍的那段日子时说,“虽然研究领域不同,但我们经常切磋读书心得,都将方法看得至关重要。我们认为掌握了方法便可以点石成金,比研读结论更能启发心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在金冲及看来,“并不是要背诵,更不是要拘泥于他们针对当时情况所作出的某些具体结论,而是要透过他们的论述来学习他们观察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自己理论思维的能力”。
从1955年在《历史研究》上发表第一篇文章《关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的意见》起,一直到2009年《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出版,再到辛亥革命百年、毛泽东诞生120周年时撰写的一系列文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始终照耀着金冲及的学术生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金冲及都要著文论述自己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心得。当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时,作为咨询委员会委员,金冲及全身心投入其中,花费了大量心血。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
· 潜心求索:理论界老专家和知名学者学术风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