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授权 独家连载
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及其对策
经济生活中最早和最经常出现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最早研究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经济学家是凯恩斯和他的追随者们。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中关于经济政策的基本主张是维持经济稳定。维持经济稳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消除或缓解失业现象,二是抑制或缓解通货膨胀。造成失业的原因在于总需求不足,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出现了过度需求。假定失业严重了,政府应当刺激经济,放宽财政政策,放宽货币政策;只要总需求增加了,失业就会缓解,直到消失。假定通货膨胀严重了,政府应当抑制总需求,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只要需求减少了,通货膨胀就会缓解,直到消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大约20~30年内,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大体上按照凯恩斯经济理论来维持经济稳定,即运用或松或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而刺激总需求,时而抑制总需求,以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在当时,这是比较有效的。就治理通货膨胀而言,政策之所以比较有效,因为当时出现的通货膨胀属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如果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进行细分,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投资需求膨胀为主的投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另一类是以消费需求膨胀为主的消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在两类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中,较常见的是前一种,即投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1958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菲利普斯在《经济学报》11月号上发表了《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把货币工资的增长率同失业率相比较,得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交替关系,也就是说,高的货币工资增长率总是伴随着低的失业率,低的货币工资增长率总是伴随着高的失业率。菲利普斯是根据经验数据而得出上述结论的,而通货膨胀率通常用物价上涨率来表示,物价上涨又引起货币工资的升高,所以货币工资率的变化可以代表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也就可以用此长彼消、此进彼退的交替关系来表述。1960年,萨缪尔森和索洛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在《美国经济评论》5月号上发表了合著论文《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文中把菲利普斯提出的曲线称作菲利普斯曲线,从此菲利普斯曲线概念广为传播。在这时,萨缪尔森和索洛二人已对菲利普斯曲线稍做修正,以后学术界和政策制定部门都把菲利普斯曲线解释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交替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为治理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提供了便利。只要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就可以方便地提出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依据。内容是:先制定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然后根据情况,设法把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控制在“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界限之内,这时不需要采取政府干预措施。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了这一界限,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政策,宁肯失业率高一些,也要把通货膨胀压下来;反之,如果失业率超过了这一界限,那么政府就可以采取宽松政策,宁肯通货膨胀率高一些,也要把失业率压下来。这就行了。
从理论上分析,菲利普斯曲线并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即使按凯恩斯经济学原意来说,凯恩斯也没有科学地说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发生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真正原因,需求过度和需求不足依然是两种现象,它们的制度性原因未在凯恩斯考察范围之内。菲利普斯同样如此,他始终没有去探究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深层次原因。难道失业的增多是由于通货膨胀较低、较慢吗?难道失业的减少是由于通货膨胀较高、较快吗?这是很难有说服力的。
果然,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凯恩斯经济学危机发生了,因为从这时起在美国出现了“滞胀”,也就是出现了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症,凯恩斯的需求管理学说和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都失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