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婷 戴菁
编者按: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推出一个个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举措和战略决策。所以,“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专有政治语汇,几乎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就历届三中全会都贯穿了一个至今不变的主题即“改革”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党史部主任柳建辉。
记者:回首中国这30多年的改革历程,每一届三中全会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请您先简要解读一下历届三中全会的主题词和关键词。
柳建辉:我们从每次三中全会的主题和关键词,就可概要地看出改革开放的发展脉络和逐步展开深入的历史线索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的重大决策和举措。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和关键词是“工作重点”“转移”“改革”“开放”等,尽管“开放”这个词在全会公报中还没有使用,但强调改革开放的基本精神很明确。所以,人们才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的新时期。从那以后,历届三中全会的议题都聚焦于如何深化和推动改革开放,大的主题始终没变,只不过涉及的改革领域不完全相同而已。
1984年10月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研究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它的主题和关键词,集中起来就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使“商品经济”这个词第一次写入党的全会文件。1988年9月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确定把1989年和1990年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它的主题和关键词是“治理整顿”。1993年11月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更加重要,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它的主题和关键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等。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农村改革。会议总结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键词是“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等。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主题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关键词是“完善”“统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经过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三中全会,这三次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文件,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逐步发展、深化,是很重要的。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主题和关键词是“农村改革创新”“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经营权流转”等。
以上这七次三中全会都是研究部署宏观领域或某一方面的重大改革,都是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核心的。所以,我们才说它们都是我国改革开放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上述三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面向新的世纪和新的历史起点,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度,所召开的一次中外瞩目、国人期盼,在宏观领域和顶层设计方面通过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目的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
相关新闻
俞可平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建设:从管理到治理代表理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