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党史人物纪念馆|经典著作|历次党代会|党史大事记|开国将帅名录|党史百科
党史上今天|口述党史系列访谈|历史相册|党史周刊|图书连载|永远的丰碑|图说党史

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

第七讲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改革

【字号 打印 留言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中,生产力是整个运动过程的起点,即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必然推动上层建筑变革,从而引起社会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变革。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形态的重大变革,都根源于生产力,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作为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不仅直接决定着社会的物质生活,而且规定和制约着社会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无论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还是政治文明的提高,思想文化的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最终都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因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从根本上说,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

正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所以,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发展生产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更具有特殊意义。马克思早就指出: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社会主义的实践一再证实了马克思这一观点的真理性和巨大的前瞻性。正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只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最大的特点是发展,根本的任务也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那么消灭剥削、共同富裕体现的则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朝着消灭剥削、共同富裕这个目标迈进,否则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同时,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把消灭剥削、共同富裕建立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否则就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先进生产力对整个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先导性,体现了整个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首先必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人是生产过程中唯一的能动因素,劳动者始终是生产过程的设计者、发动者、控制者,再发达的“电脑”,也是由“人脑”设计、改进和掌控的。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其次,必须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与生产活动的结合日益紧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主导着生产活动,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生长点。我们要善于发现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生长点,善于把在突破口、生长点上取得的成果迅速地扩展到整个生产力的发展中,以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再次,必须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优化人与物的结合方式,以最少的人力、物力的消耗,生产出更多更好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经济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缺乏物质条件;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支撑;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其他方面的建设就很难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前提,又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深刻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全面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责编:万鹏、谢磊)
推荐此新闻至人民微博:    用户名:密码:去微博看看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