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齐德学:毛泽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军事指导艺术

2014年01月08日16:04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二、毅然决策,震惊了全世界

胡乔木曾回忆说:“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二十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是毛主席很难下决心的”,其中一件事就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3]1950年10月1日,金日成致函毛泽东请求中国出动解放军给予援助,这对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是十分艰难的抉择。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西藏和台湾尚未解放,遭受几十年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尚未恢复;新解放区许多基层政权尚未建立,已建立的也不完全巩固;占全国农村总人口和土地面积2/3以上的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刚刚开始。总之,新中国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生活秩序都未步入正轨,而且军队武器装备落后,大部分野战军部队转入支援工农业生产,没有充分的训练。如果出动军队到朝鲜作战,面对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现代化武器装备最强、训练有素、具有丰富现代化作战经验的美国军队,新中国的国力能够支撑这样的战争吗?中国出兵能够打胜吗?如果不能打胜,甚至被美国军队打回来,中国社会能够稳定吗?国民经济恢复能有保证吗?面对这些问题,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慎重研究讨论是否出兵援朝,起初多数成员主张不出兵或暂不出兵。

中共中央政治局经过10月4日、5日两次会议讨论,认识逐步趋于一致,认为:美国入侵台湾海峡,并已将战火烧到中国大门口,朝鲜危在旦夕,极盼中国出动军队援助。“中朝是唇齿之邦,唇亡则齿寒。朝鲜如果被美帝国主义压倒,我国东北就无法安定。我国的重工业半数在东北,东北的工业半数在南部,都在敌人轰炸威胁的范围之内”。美国飞机不断入侵中国领空,进行侦察、扫射和轰炸,“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另一方面,“朝鲜要胜利,也必须得到国际的援助。尤其是在困难的时候,更需要国际的援助。我们应该发扬革命的道义。只有朝鲜胜利了,和平阵营才不会被打开一个缺口。如果朝鲜这个缺口被打开,则其他方面要相继被打开。东方阵线门户洞开,敌人打进我们的大门来了,怎么还能谈建设?”[1](pp72~74)即便中国出兵打不赢,为了支援朝鲜人民反抗侵略和保卫中国的国家安全也必须出兵,绝不能引颈以待,早打晚打都难避免一战,因此,晚打不如早打。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全面分析了战争双方的优劣条件,认为美国虽强,但也有弱点。美国在军事上是“一长三短”:“一长”是钢铁多,“三短”是战线太长、运输线太长、战斗力不如德国军队和日本军队。中国虽弱,但也有有利条件:中国军队占有数量上的优势,有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丰富经验;出兵援朝有中朝两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中国已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有苏联为后盾,可获得苏联的物资支援等。因此,美国尽管在综合国力和军队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中央政治局会议经过慎重分析研究后,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0月8日,毛泽东签署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命令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2](p235)同日通报给了金日成。

虽然斯大林违背了苏联将尽力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空中掩护”斯大林致苏联驻中国大使罗申转告周恩来的电报,1950年7月5日。的诺言,但中共中央政治局仍“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2](pp252~253)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开赴朝鲜,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在敌我双方经济力量和军队武器装备优劣悬殊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出现在朝鲜战场上就令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感到惊讶,不到两个月就打得美国军政当局不知所措,一举震惊了全世界。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