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专家:城镇化最难在人的城镇化
2013年08月19日07:52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城镇化最难在人的城镇化

  漫画张建辉

  分析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主要看点在九个方面:总体形势、物价、消费、投资、进出口贸易和投资、城镇化、收入分配、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其中,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在城镇化的三个层次中,人的城镇化难度最大。而收入分配改革则是当前最根本性的改革,此次收入分配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让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总体形势

  GDP增速下滑

  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GDP增速进入下滑区间,一直下滑到2012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略有好转。下滑的原因有几个:一是实体经济的产出增幅大幅度下降,特别是我国整个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大约只相当于2007年的70%到75%;二是虚拟经济繁荣,资金向虚拟经济领域集中,必然导致实体经济融资困难,企业不再重视产出的扩张,也不重视结构的优化和生产设备的改造。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资产经济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调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现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从6.7%提高到13.3%,不良贷款率从3.7%下降到0.96%,为什么可以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本报酬的提高。

  近几年,企业的运行很艰难,但温州市场的融资年利率可以高达64%到70%,为什么?正是因为资产价格的上涨。很多企业在进行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投资时,根本没指望通过销售产品回收投资。比如建一个新厂,要竞拍地皮、建造厂房、购买设备,所有这些投资通过地价上涨就已经回收了。这种情况下,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思考的都是可变因素的影响,保证企业在融资成本、土地成本、劳工成本等几大成本高速上升的情况下,还能平稳运行。一旦把资产以及资产升值的空间卡死,企业就会面临固定资产回收问题,必将通过大幅提高商品价格来回收资产,这将使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如果企业因此倒闭,就会形成大量不良贷款。

  □城镇化

  扩内需的最大潜力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农村村民变成城镇居民后,要完成生产工具、生产场所和居住场所的再投资,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使当年的投资提高约2万亿。农民转变成市民后,边际消费倾向会明显提高。

  城镇化还伴随着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能直接焕发出内涵式增长。我国改革到现阶段,能焕发出要素生产效率的空间有两个,一个是城镇化,一个是垄断行业改革。

  城镇化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业的城镇化,即原来务农的到城市里务工;第二个层次是居的城镇化,即过去生活在农村的现在要生活在城镇;第三个层次是人的城镇化,即从农民的属性转向市民的属性。

  我国现在52.6%的城市化率,其实是业的城镇化,而且是初级阶段,因为连同工同酬问题都还没解决。业的城镇化是最容易解决的城镇化,到第二阶段,解决居的城镇化就很难了。按照农民工现在的收入没有能力在城市安家,需要城市给这些新市民安排保障性住房,这时城市所支出的成本就会远远大于所获得的收益。

  到了人的城镇化,难度更大,要使所有公共产品真正体现出公平的属性,城市的付出会非常大,甚至远超经济成本。比如,入学问题、高考问题、就医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是经济问题,还具有权利属性或社会属性。如何弥补这些成本亏空呢?可以让一部分居的投入转变到人的投入上,最好的方法是让农民在农村的财产也具有财产属性,这样他就可以卖掉财产,多承担一部分自己城镇化的成本。

推荐阅读:

人民观察·第13期:解决城镇化五大问题 促使潜力变动力

李义平:城镇化需靠产业拉动不是盖房子“摊大饼”

专家:城镇化最难在人的城镇化

李宁:房产税能为城镇化筹集到资金吗

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民市民化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

(责编:崔小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