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学者专栏>>邹东涛专栏>>论文精选

第二节  民企国企 有进有退

主编 邹东涛

2013年08月14日14:4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就外部环境而言,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盟陷入欧债危机泥潭一时难以自拔,在外部经济一片萧条的状况下,民企的销售受到很大的影响普遍感觉回款困难,流动性不足。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顽疾,直接原因是我国的金融体制还不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银行,而银行往往认为民企风险过大,信用等级不达标,不愿意放贷。很多中小企业被逼无奈,只能去借高利贷。除此之外,人民币不断升值,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都在挤压着民企的利润,限制了其更快的发展。但这也可能倒逼民企进行产业升级,业务转型。

就内部环境而言,制约民企发展的最大障碍还是内部制度的建设。我国民企发展历史较短,经历了官员下海,草根平民等两代企业家。这使得我国的民营企业还大多数处于人治阶段,“老板文化”,家族观念浓厚,个人独断专行,“企业是我的,我就是企业”,没有正式的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在决策上老板一手遮天,对管理的理解片面单一,将企业看成个人财产,没有将企业作为法人的意识,信托机制严重缺乏。而且企业的寿命都比较短,一般不过“三代”,如果不建立先进的制度,一味依靠创业者个人的才能,则民企很难发展。很难出现“百年老店”的招牌,民企是国家的希望,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注重内外兼修,突破瓶颈,再创辉煌。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民企还有提升的空间。同时,国企还不能“轻言退出”,在很多领域,国企退出后,而是被外国资本所控制,早在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披露,在中国28个主要行业中,外国直接投资占多数资产控制权的已经达到21个,每个已经开放产业的前5名几乎都是由外资所控制。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邹东涛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