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第一节  “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
主编 邹东涛
2013年08月13日14:3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收入分配制度是找准“效率”和“公平”平衡点的“砝码”,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巴西等拉美国家人均GNI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仍过度关注GDP增长,忽略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中低收入者不能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没有及时实现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虽然拉美国家消费占GDP的比重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相差不大在70%以上 ,但拉美国家因为贫富差距恶化,广大低收入者、贫困人口以生存型消费为主,低消费结构进一步制约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的步伐,经济发展缓慢。只有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共同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保障。

总之,“中等收入陷阱”既是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问题。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一个重要原因是两极分化、贫富悬殊,不能为经济增长持续提供动力,从而使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大批贫民收入水平低下,基本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农村失去土地,在城市成为边缘人群,进而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社会秩序恶化、政局持续动荡。这警示我们,经济发展的内涵既包括较快增长,也包括合理分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既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关键在于收入分配。没有持续增长,分配就缺乏物质基础;没有合理分配,增长也会缺乏持久动力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