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第三节  民间借贷危机倒逼金融体制改革
邹东涛
2013年08月13日14:1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所关注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危机的表面,更需要我们用睿智的眼光,发掘出危机背后所隐藏的真相——金融体制存在问题。

一、导火索:货币政策的不一致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民间借贷的问题,由来已久,而引爆这场来势凶猛的民间借贷危机的导火索,则是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的不一致性。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市场哀鸿遍野,不少国家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倒退,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刺激国内经济的复苏,央行实施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对促进我国经济尽早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也因此带来了流动性泛滥的问题。截至2010年末,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余额已经高达72.58万亿,国内生产总值(GDP)40.32万亿,超发货币达32万亿。

当时,为抵御金融危机而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一度让企业家获得银行前所未有的青睐。据温州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的好友、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的回忆,2009年春节的时候,到胡福林家中拜年的温州各银行行长络绎不绝,几乎踏破了门槛,“那时大家都求着他去贷款”。在大量信贷资金的支持下,不少企业除了拓展原有业务外,还大举扩张,进入光伏、LED等其他产业,或者投资越来越热的房地产业。

所有这看似美好的一切在2011年戛然而止。面对全国性的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政府的货币政策骤然紧缩,一年之内,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历史最高点,5次加息,银行的信贷规模急剧收缩。一方面,在温州,不少企业的资金链运转方式是:银行贷款——从民间借入高息资金还银行贷款——从银行续贷还民间借贷。在货币政策骤然紧缩的情况下,利用民间借贷资金作为短期周转的企业无法从银行续贷,从而使民间临时性的借贷成为了银行贷款的代替,导致部分企业和个人陷入危机。另一方面,银行在收回流动性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信贷资金不均衡。在存款准备金率一再提高、信贷额度不断缩紧的情况下,银行自然会针对重点大客户(主要是国有企业)发放贷款,以控制风险,保证收益,使得原本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更难以从银行得到资金。当银行门槛过高,大量中小企业得不到贷款时,不少中小企业被迫转向民间借贷。一边是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一边是对资金极度饥渴的中小企业,使得民间借贷利率一路水涨船高,到后来甚至引发大量资金的投机性行为,导致危机。

而紧缩的货币政策,也让众多参与房地产投资的企业和个人“很受伤”。截至2011年末,建设银行房地产开发类贷款余额4191.60亿元,增幅仅0.61%,比上年增加6.50亿元,新增额度创近年最低;工商银行房地产贷款同比减少73.06亿元,下降约1.4%;农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余额3743.79亿元,比上年减少452.59亿元。在银行减少对房地产业资金支持的同时,不少购房者在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实行调控时对楼市也采取了观望态度,房地产开发商和炒房者手中的房产难以出手,资金无法回笼。而此前有大量的民间资金通过民间借贷进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资金链的断裂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爆发程度。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