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追梦人足迹:田百春的援疆梦
2013年05月07日15:34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到兵团不到两个月,他就发表了近6000字的长篇通讯《回望天山——一位将军的兵团情怀》。这篇报道以一位将军的视角,回顾和提炼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开篇而诞生的兵团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他写道:“兵团精神的存在,代表的是一种正气,而正气本身是有感召力的。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我们生活好了,但兵团精神丢不得。”

文章刊出后,屯垦戍边事业第一代战士、兵团原副政委李书卷给予高度赞赏。他热情邀请田百春到自己家里做客,一定要认识一下这位不简单的军垦“新兵”。

仅仅4个月,田百春的足迹遍布兵团5个师。出差回到房间,一杯水,一个馕,翻阅一堆堆材料,他在灯下奋笔疾书。完成稿件后,他会热情地拿给同事看,谦虚地征求大家意见。4个月里他发表作品超过2万字,平均每个月要写5000字。

2011年“十一”长假后第一天,田百春就来到办公室。同事问他:“听说你女儿要高考了,怎么没有多陪女儿几天?”

他说:“报社人手紧,任务重,大家手头上都有自己的工作,如果我不在,就会增加别人的工作量。”

他就是这样,总是为别人考虑。其实作为父亲,田百春怎能不惦记女儿呢!在基层采访的日子里,他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女儿的学习情况,还通过电子邮件给女儿讲解习题。

在求是杂志社总编室副主任于波眼中,田百春是一个顾家的人。“我们俩的孩子差不多大,他教育女儿总是以商量的语气,透着慈祥。”于波说,“只是他知道,家庭之外还有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没有人要求我们别离妻子、远赴他乡,我们主动申请,甚至竞争上岗,千里迢迢来到这遥远的地方,只是因为,一个使命在心中激荡。”

这是田百春创作的配乐诗朗诵《我们来援疆》。援疆干部们喜欢互称“援友”,2012年元旦的援疆干部迎新年晚会上,这首诗被搬上舞台,一时间在“援友”中广为流传。

家国大爱

田百春的病早有迹象。

兵团日报社办公室主任刘江,经常听到田百春咳嗽;工作人员清理办公室,常常发现田百春的废纸篓里有带血丝的纸团。大家劝他去医院好好检查,他总说没事,就是感冒咳嗽。

有一次感觉实在不行了,田百春才告诉刘江,兵团医院发现他肺部有阴影,情况不是很好,医生要他必须回北京检查。

(责编:万鹏、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