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来看,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西方的现代化,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从根本上来看,中国的现代化也只有中国才有,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立物,是在对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改造和扬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天然地具有中国特色而不是西方特色。西方向中国外烁的只是世界现代社会的一般特色,譬如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奔驰的汽车、空中穿行的飞机等等,当然也包括竞争、效率等现代观念。而透过现代化的表面,向深层看去,中国的现代价值和理念,绝无纯粹的西方现代价值,无一不是以中国的价值为根本吸收改造西方合理价值进行再创造而形成的新价值。所以,看待中国的现代化,不能以西方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为标准,不能以西方的立场、价值为原则,只能以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立场、历史和价值观为标准。这就是说,每一个民族的梦想,都有其摆脱不掉的底色,就如同蓝色是天和海的底色,又如同白与黑分别是昼与夜的底色。中国的现代化深深地打着中华民族的印记,对于这一点,我们认识和分析中国现代化梦想时,切莫忽视和忘记。忽视这一基点,就失掉了基本的立场,就容易按照西方或他国的标准解读中国梦,从而导致对中国现代化梦想的误读。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才能进一步探索中国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现代性是现代化的本质。现代化是现代性的实现形式和实现过程。现代性是一种持续进步的、不可逆转的、合目的性的发展,标志着现代化进程中非传统因素的积累和充盈。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来看,从鸦片战争至今的170余年,都属于中国现代化的历程,这个历程目前还在持续发展,直到21世纪末,大致是两个多世纪。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840年到1919年,即历史学上通常说的近代时期,共80年的时间,属于西方现代文明外烁和中华民族内在地希望通过探寻现代化发展之路,实行民族独立和自强时期,这是中华民族由被动接触西方现代文明到主动探索实现现代化道路的现代化寻梦时期。实践证明,所有的探索都没能成功。第二个阶段,从1919年到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成功找到扫除现代化建设障碍的时期。这一时期总的特点是中国两条道路的斗争和决战,一条道路是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化,特别是在民国中后期,从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来看,这一特点更加突出,国民党独裁专制以及部分中间路线的政治主张,都反映了走这条道路的意愿。另一条是按照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实现现代化,这条道路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民主党派的主张,反映了走这条道路的意愿。历史证明,通过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实现现代化在中国行不通,不能取得成功,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是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第三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今60余年的历史。这一时期又分为向苏联学习现代化建设(1949—1957年)、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建设道路(1958—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并成功找到现代化建设道路三个阶段。目前这一时期还在发展之中。无论历史学上如何划分,从1840年至今的历史,现代性的发展和充盈始终没有中断,现代性的生长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谋求现代性的实现即现代化,一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方式、载体和路径。历史学家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整个20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可以说是贯穿20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这一基本线索可以上溯到1840年,向下延伸到21世纪末。这个过程是中华民族重新找寻梦想的方向、成功扫除实行现代化梦想的障碍、吸取现代化建设经验不足的教训并找到成功实现现代化梦想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现代性的快速发育和生长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一历史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