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是在我省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动员全省干部群众同心同德砥砺奋进,为了在思想理论上为“两个跨越”创造良好环境,5月21日,我省社科理论界举行了学习贯彻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座谈会。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本报特分两期予以刊载,以助广大读者更加深入全面地学习领会全会精神。
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是经济成长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杜肯堂 黄勤
多点多极支撑的关键在“多”字。其政策含义是,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反映了经济转型新时期,区域格局从单中心带动到多中心拓展,经济发展从非均衡不协调到非均衡协调发展,既发挥核心增长极——首位城市的聚集带动功能,又调动各地方、各领域的积极性,形成新一轮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重塑全省经济版图。
一、科学内涵
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是在我省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省委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四川具体省情,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点”,即支撑点,“极”,即增长极。点和极是经济活动与空间载体的有机统一。培育支撑点和增长极,就是要引导经济要素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城市和重点区域集中集聚,形成发展极核,并对周边地区产生极化效应和辐射效应,在核心和腹地互动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多点多极支撑的关键在“多”字。其政策含义是,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反映了经济转型新时期,区域格局从单中心带动到多中心拓展,经济发展从非均衡不协调到非均衡协调发展,既发挥核心增长极——首位城市的聚集带动功能,又调动各地方、各领域的积极性,形成新一轮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重塑全省经济版图。
二、理论支撑
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在学理上反映了均衡论、系统论、增长论诸多理论和方法。从区域经济学视角,多点多极支撑科学地体现了区域经济系统运行的一般规律,特别是我省进入经济成长新阶段条件下,经济资源的产业与空间合理配置、地域空间结构优化演进、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区际关系合作共赢等客观趋势与现实要求。资源配置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在资源有限而分布不均匀的条件下,往往采取集中优势、重点布局的模式,具有条件的首位城市优先发展,形成极核,为区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由于空间经济运动的惯性和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核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往往大于辐射效应,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迅速扩大,增长极核也会显现出疲惫态势,各种“城市病”滋生。“单极”发展、“一城独大”的路子已走不通。这就使非均衡协调发展、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趋向走上前台。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的战略决策,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我省的“两个跨越”开辟了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