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升级版”
孙超英
党的十八大强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就对省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应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奋力打造“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升级版”。
一位著名西方学者曾断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镇化。毋庸置疑,新型城镇化正在改变着中国、改变着四川。中国的城镇化还将影响整个世界。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需强大的产业、区域和环境的支撑。因此,“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是四川顺应发展规律,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四川科学把握省情构建新型和谐城乡关系的现实选择;是四川深入贯彻落实主题主线,坚定不移走跨越提升之路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事业构建 “五位一体”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
打造“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升级版”,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四川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新路。
当前我国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形成发展新动力,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民生、资源和环境新提升,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此不谋而合、一脉相承。西方评论曾认为,20世纪美国教会了世界如何消费,因而引领了世界;如果中国能够教会世界如何科学发展,那么21世纪将由中国来引领。“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是新形势新阶段四川科学发展的理性选择。首先,该战略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务实选择;其次,该战略是遵循国内经济发展阶段性规律的科学选择;第三,该战略是四川实现“三个翻番”、“五个提升”的现实选择。“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也是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在四川的灵活运用,“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准则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实施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四川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之路,促进产业、城镇、区域可持续发展。
打造“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升级版”,应遵循三个“坚持”。坚持“两化”互动,促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要在互动上下功夫、在结合上做文章、在新型上求突破。发挥信息化在“四化”中的先导作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制造智能化、城市智慧化和农村农业现代化,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坚持统筹城乡,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着力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构建现代城乡发展新形态,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运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因地制宜推进“三个集中”,及三项核心制度改革,加强“五个统筹”,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同步变革。坚持“四化”同步,推进现代化健康发展。从四川发展阶段性要求出发,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信息化为支撑,构建具有西部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城乡体系。
打造“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升级版”,应持续创新,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提供不竭动力。区域创新是一个动态开放过程,一个有效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可以产生持续和强盛的创新能力,它为一国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创新能力不仅与创新成果有关,而且还要保持创新过程的持久性,需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更新,不断发生“创造性破坏”的创新。由于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环境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各行为主体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区域创新体系中所流动的知识、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也会不断更新,因此,持久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形成就是创新动态变化的过程。四川是西部内陆省份,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在发展基础、发展动力还是发展水平上都还有一定差距,如何科学有效赢得发展先机,关键是在实施 “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通过创新和协同创新打造本地增长极群落。通过区域产业转移的加速与城市比较优势的强化及相互确认,各增长极点要素升级和区位市场扩容,促使区域增长极群落由萌芽迈向成熟。“创新”是四川跨越提升的制胜法宝,而“持久有效创新”则是四川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终极支撑。(作者系省委党校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