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专门用来形容这些以打工为出路的孩子,叫做“甩货”
现在,那尊雕像只剩下了黑色大理石的基座,孤零零地立在校门入口处,偶尔会有两三个学生在旁驻足。基座上用烫金的大字介绍杨元是“来凤近几十年来第一个全州理科状元”,也是“2012年恩施州唯一硬上线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
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出发,大巴开上如刻刀般割进武陵山区的209国道,大概3个小时后抵达来凤。这个古代被称为“小南京”的商贸集散地,如今成了不通铁路和高速的国家重点贫困县,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杨元来自革勒车乡,在土家话里是“穷山恶水”的意思。在位于半山腰的破旧房屋里,住着将近70岁的爷爷和奶奶, 他们要照顾种着玉米和红薯的农田以及两头猪。44岁的父亲杨顺武常年在长沙的建筑工地上打工,直到去年,他才把患有偏瘫的妻子接过去一起生活。
来凤高级中学分管招生工作的副校长薛德球第一次见到杨元正是在这里。他记得,当时中考已经结束,杨元还在铺满了数学练习册的床上做题。
“我保证你的孩子能够考上清华!”教了30年书的薛德球对杨顺武说。当时,杨元的叔叔甚至还不知道“清华大学是什么大学”。
那是2009年,这所民办高中刚刚以招商引资的方式被引入来凤。此前,整个县城只有一所高中,在每年毕业的3000多名初中生中,只有不到1000个人能够继续读书,这意味着不少学生面临就业的问题。甚至,土家话出现了一个词专门用来形容这些以打工为出路的孩子,叫做“甩货”。
“落后得不可思议。”这是周曼对来凤教育的第一印象。此前,他在湖南益阳市建了16所民办学校,“招100个老师比招1个学生还容易”,但到来凤的第一年,“26个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的老师跑得只剩下了4个”。
另一个数据是,就在杨元考进初中的2007年,在这个有32万人的县,如果不算少数民族加分,只有7名学生的分数达到了一本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