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
摘掉帽子 换来效益
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工作30多年,武绍棠(化名)的单位换过三个头衔。
1961年,大学毕业的武绍棠进入第二机械工业部,彼时的“第二机械工业部”也是刚刚挂上新牌——1958年,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和电机制造工业部合并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于是改名第二机械工业部。
“一机部负责民用机械,我们二机部是核工业,三机部是航空……”熟悉那个年代的武绍棠,至今仍能一一记住这些名字的真实意义,从第一机械工业部到第八机械工业部,用现在的眼光看起来,这样的设置虽然过于繁复,却是那个时代的印记。
“第一次变化是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二机部改叫核工业部,下属的一些研究院所也有些归到了中科院等科研单位。”彼时的核工业部已有诸多民用研究。
此后的发展,武绍棠感觉到单位机构越来越臃肿,领导越来越多,干活的人却没见多出多少:“一开始工作是内行领导内行,决策过程很快,任务就能上马。可是‘帽子’越来越大后,什么事都要讨论再讨论,研究再研究,经常都要开会。”
1988年,核工业部再次迎来改革,核工业部被撤销,其原有职能划入新建的能源部,同时组建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现称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武绍棠又成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员工。
“基本是一个项目对应一个分公司,‘帽子’摘掉了,企业要有效益才行,管理上也更加严格了。”改制后的核工业总公司,开始投入核电站建设等大规模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集团的项目很多,效益也非常好。我们年轻时在外地工作,一天补助3毛钱,现在的人出差都是飞来飞去,已经没法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