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研究生为何争当环卫工》后续报道①
“编制”之惑如何解?
2013年01月29日08:39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解码·社会心态:“死也要死在编制里” “编制”情结为何纠结

死在编制里不如活在创造中

人民时评:莫让编制壁垒消解了朝气

“编制狂热”背后的信号不容小觑

近几年,进入“编制”内悄然成为年轻人的就业首选。自2009年以来,每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数都超过100万。2013年最热门岗位的考录比竟然达到了9411比1,几近“万里挑一”。在某些报考者意识里,考不上公务员,也要考一个事业“编制”。

曾几何时,大批“编制”内人士扔掉“铁饭碗”,形成波澜壮阔的“下海潮”。大学生在毕业时也面临戴黑(治学)、黄(经商)、红(从政)帽的选择。在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缘何首选回流“编制”内?我们应如何看待“编制”内和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两位一直关注此领域问题的学者。

“编制”内的“平静”

“不可否认,有不少年轻人怀着一腔热忱,希望通过进入公务员队伍,实现自己治国经世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指出,“如此泛化的对‘编制’的向往,更多恐怕是源于对‘编制’‘含金量’的向往。”

“编制”很多时候是与之捆绑的社会资源的代名词。进入“编制”,可享有一些好处:收入稳定、有社会地位、高福利、享受公费医疗、子女入学优先,甚至一些机构还能提供内部经济适用房。

此外,“编制”的另一大特点是可以提供终生的保障。有了保障就有安全感,“编制”内人士可不必担心所在行业的跌宕起伏,不必理会经济环境的风云突变。据统计显示,公务员是中国“最稳定的群体”。在每年一些居民幸福感调查中,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员工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也最高。

“大家犹如过江之鲫般地争抢‘编制’,为的就是分享‘编制’内的资源。”许耀桐说,“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表现出来的话外音,就是对“编制”所带来好处的认可。“编制”与所附带的利益不脱钩,就必然有人愿意死在“编制”内。

对此,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马抗美忧心忡忡地指出,“年轻人对户口、稳定、福利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创新和创业的激情,这绝对不是一种健康的社会现象。”当人们都热衷于挤进“编制”内,人的才能和创造力被配置在非生产性的再分配领域而不是生产性领域,必将弱化社会的创新能力乃至影响未来的经济增长。

(责编:张湘忆、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