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研究生为何争当环卫工》后续报道①
“编制”之惑如何解?
2013年01月29日08:39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编制”外的“风云”

近几年,打破公务员手中“铁饭碗”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广东、广西等一些地区也先后进行了探索,并部分实行了公务员聘用制,将“终身制”变成“合同制”,将“铁饭碗”变成“瓷饭碗”。

其实,这也是中央一直以来坚持的改革方向。继科技体制改革之后,我国文化体制又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以出版体制改革为例,截至2010年上半年,148家中央部门和单位出版社已有102家核销事业“编制”。到2012年,经营性出版社全部转为企业。

转企改制使文化单位摆脱传统事业体制的束缚,扩大了企业用工自主权,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极大解放了文化生产力。

一些民营公司的老板说:“我们这里从不埋没人才,你有多大本事,我们就为你搭多大台。”

与此同时,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都在不断深化改革,努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消除“编制”内外的不同待遇,鼓励人才平等竞争、自由流动。中国银行等多家央企实现正式员工与外聘员工同工同酬。

许耀桐认为,今后政府应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让资源配置更多依靠市场力量;通过政策调整,给予民营经济足够宽松的管理环境;用好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增强市场的活力,降低创业创新的门槛……只有最大限度地为人才提供公平、健康的环境,才能让年轻人自由选择在“编制”内或“编制”外追逐梦想,让所有劳动者依靠勤劳、智慧和勇气共享发展机会。

“如果有一天,大家发现在‘编制’外能找到很好甚至更好的发展机会,有更好的经济回报,那么‘死在编制里’的狂热,也就会自动淡出人们的视野。”许耀桐说。(记者 罗旭)

(责编:张湘忆、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