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马庆钰:中国政治文化论纲
2013年01月28日13:55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从本质上说,文化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必得与外部自然进行物质交换才能存在。人以自己为目的,通过实践活动,使客观世界合乎人的生存需要,这种以人的存在为轴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也是人类文化的根基。寻求文化的由来,探究政治文化的根源,不能不追问反映着生存样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有文化价值观念的育成与演化,以及人类主体精神活动的可能性空间都可以从中找到解释。中国政治文化来自于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归纳起来,影响着中国政治文化性状的主要因素有四:一是小农自然经济方式;其二是宗法族制的社会构造;其三是国家意识形态化的儒家学说;其四是国家制度和权力阶层的支配与匡约。它们结成互为依存,相互支持的政治生态系统,成为育化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土壤。

小农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至少产生这样三种后果:1.养成人们对土地和农业的依赖及与之相关的封闭保守、安土重迁心理;2.养成人们对于家庭家族的依赖及与之相关的崇古崇老崇长心理;3.养成人们对男性家长的依赖及与之相关的依附仆从心理。自然经济的延续,其客观因素可能在于中国半封闭的温带大陆性地理环境具有比较完备的隔绝机制;其主观因素则在于封建国家的政策导向,这主要包括“重农抑商”、土地自由买卖、“工商食官”和封建国家对于城市的控制等等,从而阻止了商品经济和市民社会在中国的成长。

宗法族制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它的古代社会组织形式虽有变迁,但最终得以世代接续的社会组织形态是由氏族社会遗传下来的以父家长为中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原则的宗法制度。在历代王朝的政治统治中,建立在血缘氏族基础上的宗法制度产生了家国同构的奇妙效应。当社会稳定时,国家生活原则借助于宗法家族经络细胞得以有效贯彻;而当国家危机时,宗法族制又成为国家修复的基础。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只有联系到宗族制度与国家组织的同构呼应性,才能得到更全面的理解。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家学说和理论体系,在王权更替中虽曾尊贵显荣为王者依重,却大多在政治漩涡中难免昙花一现的命运,唯有儒家学说能够在学派林立的角逐较量中问鼎于官学座椅。此主要因于产生在自然经济和宗法血缘环境中的儒家学说,既合乎国情又顺乎民风;而由孔子发端后又多经儒门诸子补充发展的理论体系既有理论逻辑的一致,又有情感逻辑的和谐,这一非凡资质是其由私学变为官学的基本前提。它并蓄兼收道、法、释诸家所长,避己之短,治国治民理论体系日臻成熟丰满,从而确立了它在诸子之学中无可摇动的国家意识形态霸主地位。又加之始自隋唐的科举制和历代王朝以儒学为绳墨的文化专制,最终使中国成为以五伦三纲、四维八德为经纬的汪洋大海。

文化与制度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单向因果关系,其实际情况并不亚于“鸡与蛋谁先谁后”这个命题的复杂程度。政治文化的核心是政治,政治的核心是权力,权力的核心是利益的支配。这就意味着,权力阶层对一个国家的政治价值决不会袖手旁观,而总是采取积极主动的选择与诱导措施,以便使政治文化沿着国家制度和政治精英所认可的方向发展。这就有两个可能:要么他们会引导政治生活方式朝着民主的方向发展;要么他们会引导政治文化朝着专制的方向发展。中国在建国之前的全部历史和之后的近30年中间,政治文化方向主要朝向了后者。这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又一土壤。

按照经典政治文化的分类标准,似乎可以说中国属于依附型政治文化。流淌几千年的历史之河积淀于国民心理层面的政治价值意识与行为习惯取向所展示的政治文化特征主要是:家长本位的政治文化;权力崇拜的政治文化;自律诉求的政治文化;“潜规则”的政治文化;以及均平取向的政治文化。

当人们从政治文化意义上提及“家长本位”时,它已走出了家庭家族的门槛,由父、族家长而至里、县家长,再至郡、省家长,最后在君主帝王那里获得了最完整的内涵。作为一种主观理性存在,家长制体现的是在政治生活的序列中,人们由上而下拥有绝对权力而无相应的义务;由下而上只有绝对的义务而无相应的权利。与家长制相随形影的,是中国特有的礼制秩序或伦理角色定位系统。五伦三纲既是一种礼制秩序,又是一种角色规范,从而固化了家长本位的政治文化。由于政治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所以家长的全能地位就必然造就出“权威主义人格”。这种人格类型是一支躯干两副面孔:以己为政治序列中的原点,对下位是颐指气使的主子,而对上位则是卑躬屈膝的奴才。具体说来,家长制导致的权威主义人格主要表现为皇权崇拜意识,虚饰好伪倾向,和奴性仆从习惯。

权力崇拜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其存在前提是政治的泛化,即是说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的一体化。在这种环境中,国家政治功能无限膨胀、无限覆盖,而社会自主空间则极度狭小和社会经济功能极度微弱。在这一政治是一切、一切是政治的社会中,权力当然成为最活跃、最有价值的生存工具和生活杠杆,这一点清楚地体现于王权时代权力与特权、权力与土地、权力与商工、权力与读书等多重关系之中。以封建皇权为尖顶的金字塔型官僚体系按权力大小和官位高低进行生存生活资源分割的现实,成为对于社会成员的直感刺激,由此在社会成员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意识。其源远流长的影响在当代的依稀反映是:依然超常的权力支配空间;反复发作的帕金森病;卖官鬻爵的官场腐败;以及名人入仕的激励传统。

(责编:张湘忆、赵晶)

相关专题
· 马庆钰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