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09:01 来源:经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不仅是我国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且也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高度关注实体经济,以更大的力量发展好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乃国民经济之本
所谓“实体经济”,是经济运行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进入市场的要素以实物形态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主要指农业、制造业及传统服务业等领域。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这已为各国的发展实践反复证明。以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为例,这场危机正是因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经济体虚拟经济发展过快,脱离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导致的。德国在此次危机中表现良好,则是因为他们一直致力于发展实体经济,现代制造业十分发达,坚实的工业已经成为国家的象征和品牌。从现阶段看,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为应对危机,美国积极采取振兴实体经济的措施,包括从后工业化、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力图改变美国产业空心化的现状;此外,美国还积极推进海外制造业的回归。最近,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众多企业将制造业生产线移回美国就是佐证之一。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其中实体经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实体经济不断升级和发展的过程。回望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突飞猛进,涌现出联想、海尔、华为、奇瑞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另一方面,广大中小企业也生机勃勃,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辉煌的黄金时期。特别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美各国造成了严重冲击,但对我国的影响相对较小,且经济回升向好较快,这与我国长期重视实体经济有关,也与我国在应对危机时调动多方面资源支持汽车、家电等实体经济有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发展方式粗放、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等,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制造业潜在的空心化现象逐渐显现,温州民企资金链紧张传言再起。分析起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既与如何处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有关,也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密切相关。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企业现有产品结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国际市场需求减少,主要发达国家加速发展新兴产业,实施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发展他们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加上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这些都不利于外需增长。此外,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成本上升的趋势呈现长期化,依靠过度消耗资源牺牲生态环境求发展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难以维系,这些都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