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教育,通过长期、细致的工作使教育对象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我要求,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荀子从“人性朴”的理论出发,论证了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形成了初步的养成教育思想。
养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人性朴”。
虽然荀子在《荀子·性恶》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但同法家韩非的性恶论不同,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需要加以引导。“人性朴”,即人性经过改造是可以从善的。圣人的作用就在于用礼仪道德教化人们去恶从善。
养成教育的目标——成就“君子”、“圣人”。
荀子认为,君子有定国安民的谋略,可以治理天地、役使万物,对上可以辅佐王朝,对下可以引导万民,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荀子认为,圣人是道德上十全十美的完人,是众人学习的榜样。《正论》中说,“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强国》中说,“道也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是也”。荀子认为,圣人在“礼义辞让忠信”方面达到了极致,按照荀子的话说就是“积善而全尽”。
养成教育的内容——礼。
礼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准则,是关系到国家治乱兴衰的大问题。荀子在《议兵》中说,“礼者,治辩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礼贯穿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助于人们修身养性,培养情感。礼是人修身养性的根本准则,是人之为人的标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把“隆礼”放在核心位置。
养成教育实现的方法和途径——学习、践行、积累、修身、榜样、陶冶。
荀子《劝学》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学习“礼”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他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强调学习过程中要专一,不要学“用心噪也”的螃蟹,要学“用心专一”的蚯蚓。
荀子强调“闻之”、“见之”、“知之”,但更强调“行之”,认为只有践行才能将认识用于规范和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荀子还特别重视“学以致用”。他在《劝学》中说,凡能做到“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于动静”者,为君子之学;若只是“入乎耳,出乎口”者,则是“小人之学”。学风不同,人格自然不同。
从细微之处践行“礼”,才能有潜移默化之功效。他在《强国》中说,有些人忽视小事,等到大事一旦到来才骤然奋起从事。这种人通常比不上那些对小事也认真对待的人。
荀子认为,修身对于统治者治国来说尤其重要,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他在《君道》中说,“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修身对普通百姓也很重要。孔子强调“见贤思齐”,荀子也有类似的认识,《修身》中说,“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为了使人有效法的直接榜样,除推崇“圣人”做全体社会成员所模仿的范型外,荀子还试图从不同角度塑造不同类型的楷模,以引导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他将孔子、子弓称之为“大儒”,作为儒的典范;把尧、舜、禹等称为“名主”、“圣王”,作为君主的榜样。
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观点,认为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人的发展有陶冶作用。他说:“习俗移志,安久移质”。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的性格、观念、行为方式也要发生变化,甚至可以使人的本性得到改变,“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强调要注重良好文化氛围对人产生的潜移默化影响。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