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王天夫:重建社会信任是社会管理的首要任务
2012年11月07日15:27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当前,社会转型处于关键期,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众多的社会观察者与研究者有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结论:经过30年的改革,我们已经基本建立了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运行结构,但是总体来看,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社会结构的改革与重建还远远没有达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阶段。与此相应的另一个共识是,社会建设或者社会治理结构的改革成为了当前进一步推进改革的重要任务。这也是经济建设达到一定阶段后,社会结构必然重构的阶段,是一个不可能绕过去的阶段。

在笔者看来,给定当前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需要面对的首要基本问题,就是社会信任的缺失。

社会运行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社会信任。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一个个单个的人,但是促成社会行动的社会组织群体与社会关系是依靠社会信任黏合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社会信任就没有社会合作,就没有超越个人的集体性社会行为,也就没有所谓的“社会”。因此,对于社会信任产生机制的研究成为了探讨社会基本运行规律的重要前沿课题。这样的社会信任可以由直接或是扩展的人际关系来支撑,也可以依靠正式的规章制度与法律体系来支撑。在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支撑社会信任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的变迁导致了原有的信任体系的失效,也呼唤社会信任的重建。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建设就是要重建社会信任体系,让社会重新有效地运行起来。只有在此基础之上,社会治理改革才能够推行下去。

一、社会结构基本特征的判断

重新审视过去的改革30年,中国的社会结构经历了特征分明的三个历史阶段。1980年代,是拨乱反正之后百废待兴,改革开放凝聚了社会共识,整个社会“集体转向”,走向改革。与此同时,社会分化开始出现,不同群体开始通过不同的路径获得不同的社会经济利益。总体来讲,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1990年代,是社会分化剧烈加速的时期,无论从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经济利益还是文化身份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较大的群体差异。到了1990年代后期,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社会结构上出现了一系列难以跨越的群体间的鸿沟,形成了所谓的“断裂的社会”。进入21世纪后,社会分化进一步演进,更为多元与细微,并切分原有的阶层界限,原有相对定型的社会结构经历了在大的群体界限之内化整为零的过程,群体内在的同质性与凝聚力也随之消解。整个社会呈现出了“碎片化”的特征。

如果说1980年代社会问题更多的集中在改革与保守的争执以及改革的路线方向之争;那么到了1990年代社会问题则是集中在群体间的利益分配之争;而2000年代的社会矛盾与冲突则更为分散,此起彼伏,难以预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过去的30年一直就是中国社会不断加速分化的过程,是社会结构从原来的所谓“总体性社会”快速分解为纷繁复杂的社会利益群体的过程。毫无疑问,这样的分化带来了社会信任缺失的社会结构基础,而滞后的社会建设也耽搁了重建这一社会结构基础的时机。所以说,正是在社会分化的过程中,没有针对性的社会建设对策,使得整个社会走向了一个社会信任缺失的境地,也为当前的社会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责编:秦华、赵晶)

相关专题
· 《行政管理改革》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