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理論圓桌會·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

代曉靈

2025年02月14日09:0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集理論之思,匯大家之言。《理論圓桌會》欄目,緊跟理論熱點,關注理論動態。

本期主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進行部署,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的基本要求、重點任務等,為推動新時代新征程民生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充分認識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的重大意義

“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新時代以來,我們黨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城鄉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同時,民生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人民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方面仍面臨不少難題。解決這些難題,需要進一步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全文】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措並舉、不斷推進,既包括推動高質量發展、增強物質基礎,也包括加強社會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能力。隻有通過一定的制度安排和制度運行,才能真正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利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並對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作出戰略部署。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全會決策部署,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正確處理生產和生活、當前和長遠等的關系,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優化創業促進就業政策環境,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充分賦予各城市政府房地產市場調控自主權﹔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按照自願、彈性原則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等等。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就能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每一個中國人都過上美好生活。【全文】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

點擊閱讀【理論圓桌會·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系列文章

①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

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則

⑤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

⑥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⑦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

⑧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⑨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

⑩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⑾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⑿完善國家戰略規劃體系和政策統籌協調機制

⒀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⒂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⒃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

⒄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

⒅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⒆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

(責編:代曉靈、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