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09:0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學習文選】《學習文選》:G20杭州峰會是引領世界的新起點
【學習路上】探究習總書記精准扶貧思想的提出與理論基礎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建設生態文明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勢所趨、潮流所向。早在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就出版了《寂靜的春天》一書,警示人們如果過度使用農藥,人類將面臨一個沒有鳥、蜜蜂和蝴蝶的世界。此書在世界范圍引起較大反響。近些年來,全球性氣候變暖、環境污染加劇等問題日益凸顯,生態環境保護引起各國人民普遍關注,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已成為世界性共識。順應人類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我們黨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作出了“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庄嚴宣示。習近平同志強調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並發出了“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號召,為新形勢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詳細】
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堅實支撐
人類社會是地球生態系統的子系統。地球生態系統有一定的承載容量,不僅地球上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的總存量存在極限,自然資源的開採利用也受到自然恢復、更新速率的限制。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不能超過地球的生態閾值:當人口增長所帶來的社會經濟需求超過生態閾值時,經濟增長就會受到生態環境的約束﹔一旦生態環境的剛性約束被突破,生態系統及其支撐的社會經濟系統就將走向崩潰。因此,人類發展對資源環境的開發利用存在一個合理的“度”。【詳細】
涵養良好的政治生態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社會政治領域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新氣象、新作為、新面貌層出不窮。如果說經濟新常態是經濟發展規律使然,社會政治新生態則是來自中國共產黨人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的主動構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以后進行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與“從政環境”一並提出的一個概念。正所謂:“萬物盡秋氣,一室難為春”,如果大生態出問題了,具體環境隻會變本加厲地惡化,而不可能自我修復。【詳細】
加快推進航天強國建設 不斷譜寫航天事業發展新篇章
我國航天事業在工業基礎較為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后的條件下起步,經過60年創新發展,形成了富有成效的系統工程管理體制機制,建立了完整配套的科研生產體系,培養造就了一支德才兼備的人才隊伍,積澱傳承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在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空間科學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創新成果,顯著增強了我國國防實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我國已昂首屹立於世界航天大國之列。【詳細】
長征英雄史詩的當代啟示
在過往的歲月中,有些事件的發生改變了歷史發展的走向,因而有著特別的意義。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勝利就是這樣的事件。作為長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奪取全國政權,前后用了28年時間,中央紅軍完成長征恰好位於這段時間的中點上,客觀地折射出紅軍長征勝利在中國革命史上的轉折意義。如今紀念紅軍長征的勝利,不只是要緬懷和感嘆紅軍將士所創造的英雄業績,更重要的,是從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換來的寶貴經驗中汲取有益的啟示,為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提供前進的精神動力。【詳細】
推薦新聞: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