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修身:向老一輩革命家看齊

2016年06月15日14:3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編者按 古人講“修身為本”,講的是“做人”乃是立身處世的根本所在。共產黨人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同時也以實際行動將“修身”發揚光大。新形勢下,做一個合格共產黨員,有必要在“修身”方面,自覺向老一輩革命家看齊。

朱冬生:毛澤東延安時期的三個小故事

“親手干才算自己的勞動”

1942年年底,轟轟烈烈的延安大生產運動開始后,毛主席更忙了。他有個習慣,喜歡晚上辦公,有時一忙就是一個通宵。這樣,毛主席的睡眠時間就越來越少了。

機要科的同志們見主席工作那麼忙,休息時間卻那樣少,很擔心他累壞了身體。趁主席到地頭去的當兒,他們幾個機要員一合計,就搶著跑到主席面前,提出幫他挖地。主席慈祥地笑笑,望著他們這一幫十六七歲的小青年,擺手示意不讓他們幫助,並說:“你們挖的地,不算我的勞動,親手干才算自己的勞動。”

就這樣,毛主席用了幾個下午的時間,親手挖了兩畝多地,並在地上澆了水,上了肥,種上了西紅柿、辣椒等蔬菜。綠油油的蔬菜、豐碩的果實綴在枝頭上,把棗園的后山坡裝點得更加美麗了。

有轎車不坐

抗戰時期的延安,一位華僑送給延安兩輛小轎車,警衛戰士們有說不出的高興:“這回毛主席外出開會再也不用騎馬、走路了!”

盡管大家都希望配給毛主席一輛轎車,可在他的一再堅持下,一台配給了主管軍事工作的朱老總,另一台配給了延安的“五老”(徐特立、董必武、謝覺哉、林伯渠、吳玉章)。

一次,毛主席騎馬去棗園開會,在回來的途中,馬突然受驚,將主席從馬背上摔了下來,出事以后,朱老總和“五老”都要把車讓給毛主席坐,甚至把車都開到主席跟前來了,全讓主席給“攆”了回去。

毛主席對毛岸英“約法三章”

1946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機關大食堂吃晚飯時,田志芳發現新來了一位同志,高個、寬肩、體格健壯。他發現這人有些面熟,在哪見過呢?尋思半天,可怎麼也沒想起來。

吃完晚飯,田志芳看到自然科學院院長徐特立和一個青年慢慢走來,細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志。他們一邊走,一邊親切交談,從他身旁走過。他連忙問身邊的一位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是誰啊?”

“那是毛岸英同志,剛從蘇聯回來。”

“毛岸英?”

“就是毛主席的兒子。”

哦!田志芳猛地拍了一下腦門,怪不得面熟呢,原來是毛主席的兒子。

可他又有了疑問:“怎麼毛主席的兒子還和咱們一起吃大灶?他剛從蘇聯回來,能吃慣咱這小米飯、山藥蛋?”

那位同志瞥了田志芳一眼說:“毛主席一向對自己要求嚴格,給毛岸英‘約法三章’,要他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啊,原來是這樣。

過了一段時間,看不到毛岸英同志來大食堂吃飯了。后來,在國民黨向解放區大舉進攻的前夕,毛岸英又回來了。他的臉變黑了,身體也瘦了。一打聽,原來是毛主席把自己的兒子派到最艱苦的山區,上“勞動大學”去了。在那兒,他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摘自《中華魂》2015年第9期)

來源:《紅旗文摘》雜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紅旗文摘》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