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學者專欄>>夏春濤專欄>>學術論文

“關鍵是我們共產黨內部要搞好,不出事”

重溫鄧小平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論述

夏春濤

2016年01月19日09:0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摘 要:鄧小平以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深刻闡述了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性緊迫性,確定了這項工作的大方向與著力點。他強調,要克服偏軟偏寬現象,敢於動真格、不手軟﹔要加強主觀世界改造,堅定理想信念﹔要通過改革消除制度上存在的弊端,不斷完善制度。經過長期接力探索,管黨治黨工作不斷向前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抓緊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這與鄧小平的論述相對應和銜接,彼此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系十分清晰。當前這場新時期以來力度最大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彰顯了我們黨的自我淨化能力。鄧小平說過:“我們為社會主義奮斗,不但是因為社會主義有條件比資本主義更快地發展生產力,而且因為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消除資本主義和其他剝削制度所必然產生的種種貪婪、腐敗和不公正現象。”前一件事已經得到很好印証,后一件事同樣也能做好。

關鍵詞:鄧小平 黨風廉政建設 反腐敗斗爭 理想信念 改革

在1992年著名的南方談話中,鄧小平鄭重指出:“說到底,關鍵是我們共產黨內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覺。” 這番話是從防范西方和平演變陰謀、重視培養接班人、打造過硬的中央領導班子角度說的。黨內出事,不單指大方向上出問題,還包括不正之風蔓延、腐敗現象等。鄧小平在談到1989年國內政治風波時告誡說:“要整好我們的黨,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不懲治腐敗,特別是黨內的高層的腐敗現象,確實有失敗的危險。” 黨的十五大報告進一步闡述道:“反對腐敗是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嚴重政治斗爭。我們黨是任何敵人都壓不倒、摧不垮的。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絕不能自己毀掉自己。如果腐敗得不到有效懲治,黨就會喪失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這些表述均依據唯物辯証法原理,認為內因對事物的發展變化起決定性作用。歷史証明,我們黨內部搞好了,就能迎難而上,事業就會興旺發達﹔一旦內部出了問題,事業發展就會受到掣肘,甚至遭受嚴重挫折。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大刀闊斧地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成效顯著,振奮人心。另一方面,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重溫鄧小平相關論述,進行相應的回顧與思考,有助於我們深化認識、增強信心,繼續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向深入。

一、“抓黨風、社會風氣好轉,必須狠狠地抓,一天不放鬆地抓”

我們黨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和防治腐敗,不時在全黨開展大規模的整黨整風,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不過,改革開放之前主要採用搞“運動”方式,其中也有值得汲取的教訓。例如,延安整風運動開創在黨內開展大規模集中教育的先例,具有裡程碑意義,但在審干反奸過程中掀起所謂“搶救運動”,大搞“逼供信”,造成不少冤假錯案。再如,1951年整黨運動與“三反”運動結合進行,教育挽救了大批干部,但也出現偏差,在追查貪污犯即“打老虎”階段把失職、浪費、小貪污等也算成“老虎”﹔不少地方搞“逼供信”,釀成錯案,甚至因肉刑逼供致人傷殘。1957年整風運動的進程被反右派斗爭打亂,斗爭嚴重擴大化,50多萬人被錯劃為“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期間,“左”的錯誤全面泛濫,黨的建設受到嚴重沖擊和破壞。

進入新時期后,整黨整風擯棄過去盛行的那套“左”的做法,從搞“運動”改為搞“活動”。昔日大轟大嗡、大搞“群眾運動”的方式不再延續,轉為自上而下分批開展集中教育活動,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為主,不搞“人人過關”。這有助於在民主與法制軌道上妥善解決黨內問題、正確處理黨內矛盾,避免像過去那樣引起社會震蕩、留下后遺症。

然而,過去過火偏激之處得到糾正,但又出現偏軟偏寬的一面。

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注意到這個問題。1982年4月,他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對打擊經濟犯罪活動,要看得更深一點﹔不堅決剎住這股風,黨和國家確實要發生會不會“改變面貌”的問題,這不是危言聳聽。他說:“現在對這個問題,我們的思想並沒有完全統一。有一部分同志遇事手軟,下不了手。為什麼下不了手?思想上沒有認識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隻當作一般性質的問題來對待。這個問題不是今天才講,至少講了兩年了,還是有些同志下不了手。”鄧小平表示,現在不搞運動,但一定要從快從嚴從重剎這股風﹔我們要有兩手,一手堅持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一手堅決打擊經濟犯罪活動。他指出:“打擊經濟犯罪活動,不僅是今年一年的事情,現在是開個頭。開頭要有點聲勢,這樣至少可以挽救一些人,包括那些自首投案的人。如果我們沒有點聲勢,拖拖拉拉,下不了手,還會有大批的人變壞,包括一些老干部。”

作風建設面向全黨,而干部是重點,改進作風主要指改進干部作風。干部作風好,上行下效,全黨就風清氣正﹔反之則是另一種情形。鄧小平一再強調要從嚴管束干部,嚴懲腐敗分子。1986年1月,他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強調:“抓精神文明建設,抓黨風、社會風氣好轉,必須狠狠地抓,一天不放鬆地抓,從具體事件抓起。”他表示,越是高級干部子弟,越是高級干部,越是名人,他們的違法事件越要抓緊查處,因為這些人影響大,犯罪危害大。抓住典型,處理了,效果也大,表明我們下決心克服一切阻力抓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不管牽涉到誰,都要按照黨紀、國法查處。要真正抓緊實干,不能手軟。對嚴重的經濟罪犯總要依法殺一些﹔判死刑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鄧小平再次批評了“手軟”現象。他說:“現在總的表現是手軟。”“前兩年抓整頓風氣這件事,實際上在許多方面猶豫不決,明明白白的案子,這裡調查那裡調查,這裡批那裡批,批了調查,調查了批,好幾年處理不了。”

1989年5月末,鄧小平就時局分析說:“這次出這樣的亂子,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腐敗現象的滋生,使一部分群眾對黨和政府喪失了信心。”他表示,我們首先要清理自己的錯誤,要干出實績取信於民。針對“手軟”現象,鄧小平嚴肅指出:“腐敗的事情,一抓就能抓到重要的案件,就是我們往往下不了手。這就會喪失人心,使人們以為我們在包庇腐敗。這個關我們必須過,要兌現。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一定要取信於民。腐敗、貪污、受賄,抓個一二十件,有的是省裡的,有的是全國范圍的。要雷厲風行地抓,要公布於眾,要按法律辦事。該受懲罰的,不管是誰,一律受懲罰。” 同年6月16日,鄧小平談第三代領導集體的當務之急,強調要做幾件使人民滿意的事情,其一是抓緊懲治腐敗,透明度要高,處理不能遲。他語重心長地說:“常委會的同志要聚精會神地抓黨的建設,這個黨該抓了,不抓不行了。”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將新時期黨的建設提到“新的偉大的工程”高度,強調“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1994年6月9日,中央發出關於在反腐敗斗爭中注重抓好經濟犯罪大案要案查處工作的通知,指出當前查處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一是斗爭發展很不平衡﹔二是辦案阻力重重,進展遲緩﹔三是處理偏輕,打擊不力。2000年1月,江澤民在十五屆中紀委四次全會嚴肅指出:“有的領導干部對出現的問題,不僅不能見微知著,而且問題已經比較嚴重了還麻木不仁,甚至包著、護著,該教育的不教育,該批評的不批評,該查處的不查處。有的搞好人主義和庸俗關系學,面對錯誤的思想行為缺少正氣,尤其是對親近自己的所謂‘熟人’,能為自己辦事的所謂‘能人’,有點影響的所謂‘名人’,處在重要位置上的所謂‘要人’,以及所謂‘有背景’的人和自己的親人,即使問題嚴重,也往往寬容有加,甚至姑息養奸。有的不能正確總結歷史教訓,把從嚴治黨同‘左’的做法混為一談,以為‘嚴’就是‘左’,對錯誤的東西放棄了批評和斗爭。”

黨的十七大報告將反腐倡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次將反腐倡廉建設與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並列,使黨建格局從四大建設擴展為五大建設。胡錦濤在十七屆中紀委三次全會告誡說:“有些領導干部隻想當官,不想做事,不想負責任,在其位不謀其政,碰到問題不解決,遇到矛盾繞著走,對職責范圍內的事情該抓的不抓、該管的不管,結果問題越積越多,以致釀成大禍。” 在十七屆中紀委七次全會上,他把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總體態勢概括為三個“並存”:成效明顯和問題突出並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敗現象易發多發並存,群眾對反腐敗期望值不斷上升和腐敗現象短期內難以根治並存。

習近平總書記分析指出:“我們現在對黨員、干部的要求是不是過嚴了?答案是否定的。很多要求早就有了,是最基本的要求。現在的主要傾向不是嚴了,而是失之於寬、失之於軟,不存在嚴過頭的問題。”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審時度勢,以加強作風建設作為貫徹十八大精神的開局起步,以八項規定作為切入口和動員令,以反“四風”為突破口,在全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往抓作風建設存在時緊時鬆現象:開展集中教育活動時抓得緊,活動一結束就鬆下來﹔一些地方和部門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以致問題反彈回潮,治理效果曇花一現。不少人起初以為這次也會是一陣風。據報道,因公款吃喝風被剎、生意不景氣,北京某高檔餐館老板給員工打氣說:“共產黨的整風運動,最多堅持一年,大家挺住,共渡難關。”而事實証明這是誤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作風建設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這麼多年,作風問題我們一直在抓,但很多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而愈演愈烈,一些不良作風像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長一茬。症結就在於對作風問題的頑固性和反復性估計不足,缺乏常抓的韌勁、嚴抓的耐心,缺乏管長遠、固根本的制度。” 他強調,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發揚“釘釘子”精神,做到經常抓、長期抓,防止作風問題反彈。目前進行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不是一次活動,表明作風建設形成常態化。

關於懲治腐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嚴治黨,重在從嚴管理干部。……我們國家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共產黨內,我們黨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干部身上。” 他斷然表示,要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沒有免罪的“丹書鐵券”,也沒有“鐵帽子王”。近兩年多,已有逾百名省部級及省部級以上高官被查處,包括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前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令計劃、蘇榮。這些腐敗分子大多在十八大之前犯事,黨中央實際上是在清理歷史遺留問題。有人說這是“選擇性反腐”,實屬不經之談。這不是黨同伐異,而是黨內正邪兩種力量之間的較量。我們黨沒有退路,倘若不痛下決心力挽狂瀾,就會失去人心,我國大好發展局面就會毀於一旦。正如王岐山所說,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頂住壓力、排除干擾密集打“虎”,這體現了習近平等人的歷史擔當意識。另一方面,打“虎”既雷厲風行,同時又講程序、講法治,還須掌握節奏、注意策略:在頭緒紛雜情況下,先動誰、后動誰、怎麼動,如何穩住局面、避免引起大震動,必須有一個通盤考慮。這體現了智慧與謀略。

這種果敢、魄力與務實態度,支撐起當前這場新時期以來力度最大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彰顯了我們黨懲治腐敗的堅強決心和自我淨化能力,深得黨心民心。鄧小平說過:“中國問題的關鍵在於共產黨要有一個好的政治局,特別是好的政治局常委會。隻要這個環節不發生問題,中國就穩如泰山。” 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的實踐証明,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是一個過硬的好班子。

(責編:朱書緣、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