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永
安倍政治右傾化的根源:偏狹而扭曲的右翼史觀
安倍晉三的政治理念、信仰和主要精神動力之一,來自其出身於“長州藩”(今日本山口縣)的自負。安倍發表戰后70年談話前夕,曾專程回山口縣的故鄉,表示要做無愧山口縣的日本首相,爭取執政到明治維新150周年的2018年。
在歷史上,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發源地正是安倍晉三的故鄉——山口縣,古稱“長州藩”。在不同歷史時期,日本對外發動戰爭幾乎都與長州藩出身的日本首相有關。1894年甲午戰爭時期的首相伊藤博文、甲午戰爭中的日本陸軍第一軍司令及前首相山縣有朋、日俄戰爭時期的首相桂太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首相寺內正毅、1927年的首相及陸軍大將田中義一等,無一例外。二戰后,山口縣出身的首相又成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障礙。東條英機內閣工商大臣、甲級戰犯嫌疑犯岸信介,1957年當選日本首相后推行反華反共政策。其胞弟佐藤榮作1964年任首相后,推行“一中一台”、“兩個中國”政策。中日釣魚島之爭的始作俑者也出自長州藩。1895年1月秘密決定竊佔釣魚島的是伊藤博文﹔1971年通過《歸還沖繩協定》把釣魚島劃入沖繩范圍的是佐藤榮作。
除倭寇以外,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半島可以追溯到明朝萬歷年間,1592年、1597年豐臣秀吉兩次入侵朝鮮半島。其目標是侵吞中國,但以失敗告終。其后,繼承了豐臣對外擴張思想的重要人物之一是1830年長州藩人吉田鬆陰。吉田鬆陰為貫徹其推崇天皇、對外擴張的思想,創辦了“鬆下村塾”。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人,都曾是吉田鬆陰“鬆下村塾”的弟子。
安倍晉三對吉田鬆陰等其故鄉的歷史人物充滿崇拜之情。這是其偏狹而扭曲的歷史觀產生的根源之一。2015年2月,安倍首相在施政演說中還引用吉田鬆陰的“知與行合二為一”陽明學之說,強調“在國會追求的不只是應對批判,而是‘行動’”。日本媒體認為,安倍贊美吉田鬆陰的“行動”,實在危險。 吉田鬆陰的弟子伊藤博文首相曾參與發動甲午戰爭,竊佔釣魚島,迫使清政府簽署不平等的《馬關條約》,殖民統治台灣。但在安倍看來,伊藤博文則是“長州五杰”之一的偉人 ,而擊斃他的安重根則是“罪人”。這種對歷史人物評價所反映出的歷史觀,必然影響日本同中、韓兩國的關系。
安倍晉三似乎並沒有受過正確的歷史教育,他從小受到自己特定家族、身邊環境的熏陶和影響,堪稱是在右翼史觀染缸中浸泡出來的。他步入政界后一直活躍在日本政界的右翼團體。1995年出任“終戰50周年國會議員聯盟”事務局長,帶頭反對村山富市內閣在國會通過就侵略道歉的“不戰決議”。因此,戰后70年安倍談話不提繼承村山談話是必然的。
對中國而言,安倍談話不可能取代村山談話。這是因為,1998年11月26日發表的《中日聯合宣言》,即中日第三個政治文件已有明確規定。其中,日方表示:“遵守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和1995年8月15日內閣總理大臣的談話,痛感由於過去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和損害的責任,對此表示深刻的反省。”所以,任何企圖顛覆村山談話的圖謀都將是徒勞的。隻要中國不斷增強綜合國力並與世界各國加強合作,二戰勝利成果就可以繼續得到捍衛。
(作者系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
【參考文獻】
①安倍晉三:《日本的決心》,新潮社,2014年4月出版,第60頁。
相關專題 |
· 《人民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