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大國競合的四類主要分歧及化解之道【3】

邵 峰

2015年07月16日15:54   來源:《國家治理》周刊

原標題:大國競合的四類主要分歧及化解之道

  正確處理經濟利益的矛盾:競爭與合作並舉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綜合國力成為決定大國地位的主要指標,對經濟利益的追求更是成為大國對外關系的首要目標。隨著經濟因素作用的提升,大國在資本、市場、資源、科技和人才領域的競爭變得日益激烈。

  中國作為一個持續快速發展的經濟體,融入世界的速度和程度是驚人的,在國際經濟中的作用也是無與倫比的,但由於勞動力成本、經濟政策、環境保護標准、產品價格差異等原因,不可避免地會與其他大國產生摩擦和矛盾。其實,大國之間存在經濟利益矛盾很正常,其他國家之間也存在,只是中國與其他大國之間的矛盾當前比較突出而已。

  中國與守成大國之間的經濟利益矛盾主要表現在雙邊貿易嚴重失衡、西方國家對先進高端技術出口的限制、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不認可以及在國際重大工程項目的競標中針對中國採取惡性競爭策略等問題上。不僅如此,在某些時候和場合,正常的市場競爭被惡意競爭甚至互相拆台所代替。比如,在中國倡議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大背景下,日本與中國在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就基礎設施建設的競標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2015年5月27日,日本和泰國政府達成一致,將在連接曼谷和清邁的高速鐵路採用日本新干線。日方將向泰方提供低息軟貸款,預計利率不會超過1.5%。工程總造價估值為2730億泰銖,約502億元人民幣,一公裡造價約7500萬元人民幣。這個報價幾乎是在“賠本賺吆喝”。一名日本官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接表示,日本這樣做的目的“純粹是為了和中國競爭或者說攪局,對此東南亞國家應該看得很清楚”。

  在惡性競爭問題上,最好的解釋就是國際政治理論中的國家對於相對獲益與絕對獲益偏好的假設,在具有敵意的國家之間,這種情況尤為突出。因此,構建國家之間良好的政治關系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之道。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還需要平衡與新興大國的經濟利益關系。不可否認,印度和巴西等新興大國的媒體同樣存有對中國的抱怨和不滿之聲。新興市場國家普遍將擴大出口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由於出口產品的同質性,不可避免地會與“中國制造”成為直接競爭對手。另外,由於中國大量進口資源性產品、到對方國家收購礦產企業,其他新興大國不甘心淪為資源性產品出口國,擔心成為中國的經濟附庸,這也會造成中國與巴西等新興大國的緊張關系。

  為化解與其他大國的經濟利益矛盾,中國應遵循競爭與合作並舉的原則,在遵守規則、積極參與、有序競爭的前提下,切實保障本國應得的經濟利益﹔同時,也要通過對話協商、友好合作的方式,推動本國與這些國家開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以制度化的方式消除彼此間的貿易壁壘,也可以考慮與所有大國建立高層次的雙邊經濟對話機制,並盡可能避免使其政治化,以達到合作共贏的目標。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國家治理周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