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周淑真:從中西比較看中國政黨制度的優勢

2014年06月20日08:13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主講人:周淑真

周淑真,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當代中國政黨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政治學學科評審組專家。兼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多個省市社會主義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市政協常委,北京市政協學習和文史委員會副主任。

學術研究領域:比較政治學、政黨政治研究、中外政治制度研究、當代中國政治研究、中國政黨史與民主黨派史研究,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理論研究。出版專著十余部。

講座要點

一、政黨制度的不同模式的分析

二、政黨制度的形成方式的分析

三、政黨須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不斷地發展完善

講座全文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中西方政黨制度比較”,我們知道在當今世界政黨掌握政權或者是參與國家政權,在國家政治生活和國家事務及其體制的運行中處於中心的地位。國家政權通過政黨來行使,是絕大多數國家普遍的政治現象。政黨與政黨之間、政黨與國家政權之間、政黨與社會之間,按照一定的關系結構,構成不同模式的政黨制度,是政黨政治的一般規律。而國家民族差異和各國歷史發展的不同,決定了政黨制度的多樣性,中西方政黨制度在歷史發展、制度模式、運行機制等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差異,把中國政黨制度置於世界的背景之中,以比較的方法來分析中西方政黨制度,通過兩種政黨制度之間的對話,從新的視角認識中國政黨制度,凸顯其特色和優勢,這對於我們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增強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主要講三個問題:一是政黨制度的不同模式的分析﹔二是政黨制度的形成方式的分析﹔三是政黨須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不斷地發展完善。

第一個問題,政黨制度的不同模式。

世界各國政黨現象錯綜復雜,政黨制度千差萬別,沒有一個國家的政黨制度同另一個國家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類政黨制度,在不同的國家也有不同的制度模式和運作方式。

首先我們看看英美兩黨制的不同模式。我們知道在當代世界比較成功的兩黨制就是英國的兩黨制和美國的兩黨制,但是,這兩個國家的兩黨制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同樣一種政黨制度有多種模式。英美兩國都是兩黨制,然而,在英國為議會制的兩黨制,而在美國則是總統制的兩黨制。英國是君主立憲制的議會制國家,兩黨的輪替是由議會下院選舉所得的席位決定的。上院也就是貴族院的議員是由貴族世襲或者國王任命的,與選舉關系不大。而勢均力敵的保守黨與工黨,誰在議會下院的選舉中得到第一個多數的席位,或者是絕對多數即半數以上的議席就組成一黨的內閣,成為執政黨,黨的領袖就是內閣的首相,內閣成員全都是下院的議員。而在議會中獲得次多數席位的另一個政黨則為法定的反對黨。反對黨組成影子內閣,影子內閣與真實的內閣的各個部會是一一對應的,面對和研究的問題與事項是同樣的,因而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執政黨的政策提出批評或者是建議,盡到反對黨的責任。

在英國的兩黨制之下,反對黨成為“國王陛下忠誠的反對黨”,反對黨不能為反對而反對,反對黨在監督和批評執政黨的政策的時候,必須提出可以替代性的方案,因為選民在下次議會的選舉中不僅要看執政黨執政的成績和表現,還要看反對黨是否盡到了反對的責任。因而在兩黨制的模式和運作之中,在英國,是執政黨、在野黨界限分明、責任清楚,組織政府的模式為責任內閣,即使如目前在英國的兩黨制中出現的少有的現象,也就是說,在2010年議會下院選舉中保守黨沒有獲得半數以上的席位,聯合第三個政黨—自由民主黨組成執政聯盟,他們共同承擔第一大黨的責任,但是,從它的運行機制和基本規則來看,仍然是議會制的兩黨制。英國是世界上產生政黨最早的國家,也是兩黨制模式形成最久的國家。300多年前英國議會內產生了托利黨和輝格黨,即后來發展為保守黨和自由黨,在20世紀初,自由黨的地位被工黨所取代,而兩黨輪流執政的制度模式和運行機制一直傳承下來。

而美國的兩黨制是通過總統選舉實現的,美國政黨執政的標志不是在議會中佔有多數席位,而是取得掌握行政大權的總統的職位。哪個政黨在四年一次的總統選舉中推出的總統候選人入住了白宮,這個政黨就為執政黨。掌握立法權力的是國會的參眾兩院,而兩院是以不同的方式構成的。我們知道,美國的國會的參議院有100名議員,50個州,每個州選兩名參議員,眾議院是按人口比例,按照地域、按照各個州來選舉產生的,而兩院議員任期不同,參議院的議員任期六年,眾議院的議員任期兩年,但是,都必須經過選民的直接選舉產生。而掌握行政權力的總統不從國會產生,所以,選民間接選舉和選舉人團直接選舉相結合的方式產生的總統,和國會沒有關系。因此,國會的多數黨與少數黨並不構成執政黨與反對黨的關系。所以,兩黨的對抗時常演變為總統與國會的嚴重對立,而且在美國總統制的兩黨制之下,執政黨、反對黨責任不清,界限不明,這是美國的兩黨制區別於英國兩黨制的一大特點。

這是第一個從兩黨制來看。

第二個從多黨制來看。就是意大利、法國、德國、日本多黨制的不同模式。多黨制是一國之內多黨並立,互相爭奪政權的政黨制度,它發源於法國大革命,由於政黨眾多,因此在議會選舉中難以由一個政黨佔有絕對多數席位,各個政黨之間必須相互協調、妥協,來組成競選聯盟,而競選聯盟在獲勝的情況之下必然導致執政聯盟,多個政黨都有一定的意識形態導向和基本立場,因而執政聯盟在施政過程中,在內外一些基本政策上有時難以協調,相互關系經常出現一些矛盾。而一般小黨撤回對於大黨的支持,政府就會倒台,因此,內閣更替頻繁。一般說來,政局不穩,是多黨制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大的缺點。

那麼,同是多黨制,在法國、意大利、德國等這些國家運作的方式又各不相同。意大利是典型的議會制的多黨制,政局動蕩,內閣更替頻繁,是它的突出的特點。從1945年-2000年,意大利55年更替了55屆政府,而在法國,自1958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實行的是半總統半議會的多黨制,這種體制使總統的權限大大擴大,議會的權力削弱,因而導致政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增強。國民會議內基本上是四大政黨和左右兩翼左右局勢。而德國的多黨制則實施門檻條款,即規定隻有得票數達到有效投票總數的5%以上,或者是直接取得三個議席的政黨才能進入議會,這樣就克服了政黨林立,難以形成有執政能力的多數,從而導致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的弊端。而日本的多黨制的特點是多黨並存、一黨獨大。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結束,美國佔領日本,美國在日本推行英美的憲政制度,企圖讓日本也走兩黨制的道路,但是,日本有其特殊的國情和社會文化,經過1945年-1955年十年小黨林立的混亂局面,不僅沒有走上兩黨制的道路,以后反而出現了持續38年的多黨並立,自民黨一黨獨大的55年體制的局面。甚至在1993年五五年體制解體之后,接踵而來的依然是小黨林立,為了實現兩大政黨制,90年代后期,日本在眾議院選舉中引進了小選區與比例代表並立的制度,但是,直到2009年民主黨取代自民黨的執政地位以后,人們渴望的兩黨制才初露端倪,然而僅僅經過三年,民主黨的執政地位又被自民黨所取代,又恢復了自民黨一黨獨大的這樣的局面。所以,日本目前多黨林立,主要的政黨有九個,自民黨一黨獨大的特征依然保持不變。這是從多黨制來看。

第三個,從中國的政黨制度模式來看。在當代中國,也有多個政黨,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長期處於領導和執政地位。八個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與中國共產黨共同構成多黨合作的制度體系。這一制度與人民民主的國體、政體相適應,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同時也是全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是領導黨。而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也是與中國共產黨長期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作為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規定了中國共產黨和各個民主黨派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關系。中國共產黨與各個民主黨派實行廣泛的政治合作,這種合作有著豐富的內容,它主要有:第一,中國共產黨就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事務同各個民主黨派進行協商,實行互相監督。第二,各個民主黨派成員在國家權力機關中佔有適當的數量,依法履行職權。第三,各個民主黨派成員擔任國家和地方政府司法機關的領導職務,各級政府通過多種形式與民主黨派聯系,發揮他們的參政議政作用。第四,各個民主黨派通過政協參加國家重大事務的協商。第五,中國共產黨支持民主黨派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是各個民主黨派履行參政黨職能的重要內容,是多黨合作的一大特色。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晶、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講堂
· 周淑真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