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一章  產權界定的重要性

第一節  經濟非均衡和市場主體的確定

厲以寧

2014年04月02日09:2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四、中國經濟非均衡的現狀

根據前面所述,第二類經濟非均衡的特征是市場既不完善又缺乏真正的市場主體,第一類經濟非均衡的特征只是市場還不完善,因此,產權界定、產權清晰、培育真正的市場主體是從第二類經濟非均衡過渡到第一類經濟非均衡的關鍵所在。

經過30多年的改革,到目前為止,中國的產權改革已經取得了不少成績: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已經基本上建立了,目前存在的重要問題是取消行業壟斷,實現各種不同所有制企業的公平競爭,以及繼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等等。民營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也已確立,目前存在的重要問題是對民間投資者實現產權的依法保護,以及實現與國有企業的公平競爭,消除所有制歧視。當前急需推進的產權改革主要是在農村,土地確權工作一再被耽擱,以致拖延了很長的時間,到現在才開始試點。隻有實現這項改革,廣大農民才能以市場主體的身份出現在中國經濟中。

因此,如果有人問我:“你認為現階段的中國正處於經濟非均衡的什麼狀態?”我將作如下的回答:“由於產權界定和產權明晰工作還有一定的差距,市場主體的地位還沒有完全確立(比如說,好幾億農民還沒有確定產權,不能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所以中國目前仍屬於第二類經濟非均衡狀態。產權改革仍應繼續推進。”

之所以作出這樣的回答,是以中國經濟目前的實際狀況為依據的。盡管30多年來在產權改革方面有了一定的進展,但由於農村產權改革長期不被重視,也沒有被認真對待,以至於至今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才剛剛啟動。隻有當土地確權工作深入到農戶,當農業承包戶成為產權清晰的家庭農場主,成為自主經營或聯合經營的市場主體時,中國才能被認為跨越了第二類經濟非均衡而進入第一類經濟非均衡狀態。然后,通過市場的進一步完善,中國經濟也將逐漸由第一類經濟非均衡狀態向經濟均衡狀態靠攏。

經濟均衡畢竟是一種理論的假設,更可能是無法完全實現的。這是因為,信息的不對稱性、競爭的不完全性、資源供給的有限性,以及人們不一定按最大利益原則來從事個人的經濟運作,是客觀存在,而且不可能完全消失。但由第一類經濟非均衡狀態向經濟均衡狀態逐漸靠攏,仍是可以期待的。也就是說,市場越來越完善仍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這就夠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厲以寧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