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作為社會共識表達方式的社會心態

2014年04月02日04:1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作為社會共識表達方式的社會心態

  轉型時期,社會各種利益主體的訴求也在不斷分化、形成和顯露。因此,轉型時期也是一個價值觀多元化,甚至碎片化的時期。但無論社會如何快速變化,社會成員之間必須相互合作,這一點應當是不變的。這一判斷基於社會分工,也基於人所具有的基本社會屬性。在社會巨變的過程中,人們之間會形成一些共同的要求、感受、情緒,這些情緒、感受彌散在社會中,會導致自覺和不自覺的集體行動。所以,無論人們是否滿足社會現狀,每一個人都是當下社會現狀的經歷者和參與者。在此背景下,人們認識到,隻有合作才能給社會成員帶來最大利益,才能促成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形成社會共識則是達成合作的前提。

  社會共識是怎樣形成的

  社會共識意指社會成員共同認可的觀念和認識,是大多數人同意或願意接受的價值選擇和遵循的社會規范。社會共識是社會成員共同創造的,是歷史的存留和現實的發展,它積澱在文化和社會的價值觀和信念當中,表現在各類制度設計、器物制造以及人們的習俗和行為偏好裡,又通過一代一代人的社會文化活動來傳承。

  從社會心理學過程的角度來看,社會共識的形成離不開人與人、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個人與社會、群體與社會之間長期、多元和建設性的互動。這種互動,既包括相互的溝通和傳播,也包括表達和展示﹔既包括遵守和堅持,也包括調整與改變。因此,社會共識不是絕對不變的,卻也不是扑朔迷離的,它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在不斷更新和發展的過程中,經過長期實踐篩選而珍視和保留並積澱於人們的內心。總之,它是社會成員共享和共同創造的,即便有人不接受,但也無法無視它的存在和它的力量。

  社會凝聚和合作需要人們形成共識,換言之,共識是社會凝聚和合作的社會心理基礎。所以,所謂社會共識,首先是關於社會合作意義的共識。有了全社會渴望形成社會共識的需求,接下來是達成關於合作規則的共識。當利益訴求、文化習俗、信仰信念不同的群體願意相互對話和接納時,合作的規則以及相應的獎勵就是必要的。當然,這裡所說的獎勵不一定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聲譽的﹔不一定是當下的,也可以是長遠的、未來的。社會心理學家早就發現,一個社會作出不同的獎勵結構,可能促進合作和競爭,也可能促進消極怠工。形成合作規則的共識后,還需建立合作行為的方向或目的的共識,即社會成員應當明確任務是什麼、步驟如何進行,以便相互配合,形成合理預期。例如,在當下,我們至少要逐漸形成這些方面的共識:社會發展的目的為何?發展的成果由誰享用?發展的方式應該怎樣?具體的目標又是什麼?

  社會心態與社會共識

  社會心態是社會共識表達的一個重要方式。它是鮮活的、流動的、彌散的,不斷與個人的內心需求和感受相互建構。

  當我們觀察一個社會、觀察社會中行動著的人們,從個人的價值偏好到與人交往的規則,從市場的交易到群體性事件,都能感受到他們背后存在著一種牽動著、引導著、左右著人們的精神力量,若隱若現。這就是一段時間內彌散在整個社會或社會群體/社會類別中的社會認知、社會情緒和感受,以及社會價值取向共同構成的一種社會的心境狀態。在社會穩定演進時,這種心境狀態表現為一種整個社會的精神氣質或“時代精神”﹔而在社會急劇變遷時,它則可能快速變化,呈現出更加復雜的成分和形態,如同一種基調,襯托著無數個體和群體的內心狀態,又被這些個體和群體的內心感受和意願、行為預期和選擇不斷涂抹添減,從而匯聚成為一曲整個社會的精神“合聲”。

  在我國,“社會心態”一詞,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頻頻出現在學術界的討論和大眾媒體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被寫入中共十八大報告中。無論普通民眾還是國家政要,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意識到社會心態對個人、社會、國家的影響,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重視這種影響。這是因為,社會心態是社會發展和改革進程的社會心理環境和社會心理資源。

  然而,社會心態是社會成員共同構建的共享的現實,又可能與個人或群體的利益訴求、價值選擇、態度感受、情緒情感、行為意向有一定的距離。特別是在經濟結構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價值觀念深刻變化的社會轉型時期,這樣的特性,使社會共識的建構更為困難。

  如何建構社會共識

  首先,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當群體之間出現不一致的想法或者彼此存在偏見時,可以通過跨類別化消弭分歧。也就是說,無論分化多麼嚴重,隻要社會上能夠形成一個共同認可的社會發展目標,反映民眾的共同利益,就可能整合全體人民。還可以通過再類別化來重新調整利益格局和價值偏好,即通過不斷的調整、溝通、表達、理解,原有的鴻溝被消除時,舊的類別就消失了,變成新的類別。

  其次,通過不同群體/類別的人的接觸與合作,可以淡化原有的類別,突出類別特質之外的東西,從而發展出共同的價值認同。這裡所說的類別,可能是外地人與本地人之分,可能是老一代和新一代人之分,可能是官員與民眾之分,可能是窮人和富人之分,可能是少數民族和多數民族之分等。無論出現什麼類別的劃分,依然有可能在某些方面通過一定的方式,相互接觸、對話、協商與合作。例如,在大災面前,不同社會地位、不同富裕程度的人,都會將生命的價值提升為共識,形成萬眾一心的局面。

  第三,必須有平等的、正義的社會規則和制度建設,保証共識能夠順暢運行和持續發展,保証每個人有權利表達,保証大多數人的共識不因少數人的破壞而被消解。實現這一點是需要多方努力才能達成的。

  建設積極的社會心態

  從社會心態的培育角度來看,積極的社會心態是推動社會共識建立的基礎。當社會共識難以形成時,抱怨和觀望的情緒就會流行。而抱怨與批評、觀望與參與的不同特點,對積極的社會心態和社會共識的構建有著深刻影響。“抱怨”的主體往往會假設有全能的力量應當對現狀負責,是消極的情緒﹔而“批評”則往往帶有積極的色彩,它力圖找出問題、甄別情況、警告風險,是形成社會共識的必要方式。“觀望”是對全能的力量的失望﹔而“參與”則是通過介入,改變現狀,摸索出路,是社會共識在“嘗試——錯誤——再嘗試”中的必要過程。

  積極的社會心態離不開對社會的認同,離不開社會成員意識的養成。作為社會的一員,其不應是社會上下結構中的從屬,也不應是權力結構中的支配者或者被支配者,而應當是以平等關系賦予的成員資格。這個資格的認定,既是自我的選擇,也需要他人的認可,因此,它是與社會環境的建設相輔相成的。

  社會心態是社會之心,社會共識是社會之心的良知良識。凝聚社會共識,要有良好的、積極的社會心態做基礎,成熟的社會共識,也將是社會心態的准星和基調。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來源:光明日報)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分享到: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