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獨家解讀·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

張佔斌:“新常態”經濟發展仍需合理速度

2014年08月13日08:0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佔斌 (資料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立足國家發展全局,堅持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判斷,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施政布局,堅定地推進經濟穩中向好發展。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我國經濟發展要適應“新常態”。我們理解,“新常態”是我國經濟增長從高速進入中高速階段的從容狀態,它揭示了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新變化、新特點,強調經濟發展既不能片面追求過去那種粗放的高增長,也還要保持合理發展速度防止經濟慣性下滑。這種辯証思想對中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一、經濟發展是一切發展的基礎

發展是社會進步的綜合概念,包括諸多方面,但是,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並不是平行並列的,其中經濟發展屬於基礎和決定地位。2014年7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與黨外人士座談時指出,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一次重要闡釋。作為擁有十三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我們的基本國情是發展不足、發展不夠,發展好經濟始終是解決中國問題的關鍵。

第一,對發展這一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化。馬克思主義最重視發展生產力,認為物質生產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任何社會的發展進步,都要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於國家發展問題十分重視。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發展,發展是硬道理。三十多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中國共產黨人對發展這一問題的認識也一步步走向深化。從發展是硬道理,到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到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再到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發展的思想被不斷地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第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中國發展的基本經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了幾個大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已經成為一個真正意義的經濟大國。正是有了這樣的發展,我們鞏固了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的一條就是靠堅定不移地把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放到經濟建設上,推動社會生產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經濟發展是最大的民意、是最大的共識,是最基本的經驗。

第三,向經濟強國邁進需要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我們雖然已經是經濟大國,但還不是經濟強國。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說到底是經濟實力問題。國際競爭,說到底也是經濟實力的競爭。任何國家要跟上時代潮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都必須高度重視經濟發展。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5%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首要目標就是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任務還很重,可以說,實現中國夢,加快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這一切都要求我們必須把經濟發展放在重要位置上。

第四,“新常態”下還是要緊緊扭住經濟發展不放。新常態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對穩定的經濟狀態,意味著我國經濟已進入一個與過去多年高速增長不同的中高速新階段。我們理解,“新常態”經濟發展將更加平穩,質量將進一步提升。“新常態”不是過去那種粗放的大干快上,而是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新常態”不是不要發展速度,而是要有合理的發展速度,經濟增長要保持在合理區間。我們要清醒看到,當前我國發展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這些困難和問題也隻有在經濟發展中才能解決。現在有些地方干部認為中央提出不惟GDP,就可以不要GDP了,這也是一種片面認識。中央強力反腐,也有一些地方官員不干事了,不作為了。還有些區域GDP下滑很多,離經濟增長合理區間有較大距離。中國這麼大的經濟體一旦形成慣性下滑,要恢復正常水平將非常困難,甚至會付出巨大的代價。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基礎,對此我們不能有絲毫的動搖,“新常態”下更是如此。

二、符合三個規律的經濟發展速度才是合理的

7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這是“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必須遵循的三個規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在經濟方面的引導和調控,正是沿著這一方向進行的。認識和處理好這三個規律,對於正確看待發展速度,推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遵循經濟規律、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國家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礎。一是要完善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積極穩妥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現在政府改革一個重點是不斷縮減政府定價范圍,擴大市場定價范圍,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今年上半年,國家就先后放開、調整了十余項商品與服務的價格,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重要領域的價格改革正有序推進,鐵路貨運、非公醫院、銀行利率等價格改革有大的進展,這是重視經濟規律的表現。恰當的價格調節機制,正在為實現經濟的高效益、高質量運轉助力。二是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經濟活力的迸發,有賴於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彌補市場失靈。近兩年政府將供給管理與需求管理有效結合,推動財政結構性減稅,特別注重對中小微企業的減稅支持,定向下調服務於“三農”的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率,從供給端助推經濟發展。在不同所有制經濟之間,鼓勵相互進入,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加速,原本擋在民資面前的隱形門正被逐漸推開。

第二,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從傳統的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具體來講,就是要遵循自然規律,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發展之中去。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的相互關系主要體現在:一方面,人類從自然索取資源、空間、生態服務﹔另一方面,資源、環境制約著人類的生存發展。在這樣的作用和反作用之中,人類逐漸認識到自己在自然界最大的自由就是在自然規律允許范圍內做出最有利的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特別重視,發表了很多講話。2014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揭示了一個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生態環境也是生產力。應該說,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做到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並行不悖。現在世界上生態環境好的國家,許多是工業化、城鎮化水平高的國家。我們要認真學習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驗,認真總結自己的成功做法,找准發展路徑,努力實現加快發展與保護生態互動雙贏。

第三,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包容性發展相比於單純追求經濟增長,更多地強調“人”的發展,注意對“人“的積極性的提高,更好地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社會成員普遍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一是包容性發展更注意利益的平衡。改革開放30多年,我們每前進一步,都牽扯到利益格局的調整。就當前而言,改革發展既要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又要充分運用利益驅動這個標杆。當前,考慮發展,確立改革目標,制定改革方案,選擇改革路徑,不僅需要考慮經濟效益,還要考慮社會公平,社會和諧,社會穩定,協調各種利益關系,使改革獲得多數人的擁護,這就是包容性發展。包容性發展還有賴於重視改善民生,兜住民生底線,保障人民的基本需求。二是包容性發展更注意社會的穩定。改革的攻堅期、深水區,就不能沒有陣痛,不能沒有風險。關鍵是要找准社會可承受能力與不可承受能力之間的度。沒有社會的穩定,什麼也干不成。改革與穩定,看似矛盾,其實並不矛盾,關鍵看怎樣進行改革。應當說,包容性發展觀在推進國家建設上大有用武之地。三是包容性發展有利於發展空間的增加。改革發展需要有一定的施展空間和回旋空間為條件。這種成長空間,是多方面的。在發展仍然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的情況下,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有賴於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沒有這個基本條件,各方面關系特別是經濟關系繃得緊緊的,一點回旋余地也沒有,那是不利於健康推進改革的。

三、如何保持合理的經濟發展速度

7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了上半年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仍是下半年經濟工作的主基調。如何保持合理的經濟發展速度?有四個方面問題需要高度重視。

第一,堅持區間管理,注重定向調控。去年年初,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央出台新的調控思路和方式,確定了經濟運行的合理區間。下限是保增長、保就業,經濟增長、就業增加不能低於一定幅度,上限是防通脹,物價上漲不能高於一定幅度。此舉增強了市場信心,2013年下半年經濟回穩向好。今年以來,受世界經濟波動和我國經濟固有矛盾的影響,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速為7.4%,穩定於年初制定的7.5%左右的合理區間。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各個省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總的特征是:東部緩中趨穩,中部穩中有進,西部穩中有憂,東北降幅較大。面對這種情況,中央創新了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不搞強刺激、大調整,而是適時預調微調,更加注重定向調控,增強調控的針對性。用李克強總理的話講,就是不搞“大水漫灌”,而是進行“噴灌”、“滴灌”。定向調控是區間調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間調控的深化,也是宏觀調控方式的創新。實施定向調控,就是要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精准發力、定向施策,更多依靠市場力量,更多運用改革辦法,既穩增長,又調結構,既利當前,更惠長遠。

第二,大力度推進簡政放權,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去年以來,國務院和地方政府保持簡政放權力度不放鬆,繼續取消和下放了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並制定出負面清單、責任清單、權力清單制度等。“一石激起千層浪”,簡政放權已經取得明顯效果,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以全面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為例,由於企業由先証后照改為先照后証、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年檢制改為年報公示制,市場的經營和投資創業環境更加寬鬆便利,社會新注冊企業數量大幅度增加。下一步要繼續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審批,完善事中事后監管,使制度更為公開透明,給權力涂上防腐劑,營造更加寬鬆便利、公平公正的環境,激勵更多人去創業創造,讓鬆綁的企業在市場上充分競爭,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第三,加大公共投資,彌補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穩增長有效的手段仍然是投資,特別是公共領域的投資,能夠起到補“短板”的作用,從而為經濟增長提供持久動力。今年上半年,經濟發展能在合理區間運行,這其中投資無疑是最重要的抓手。這次政治局會議在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明確提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發揮好投資的關鍵作用。穩增長增加投資是非常必要的,關鍵是要把握好投資方向。應當增加調結構的投資,投向符合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方向,公共服務投資就具有這樣的屬性。我國公共產品供給總體上看仍然是發展的“短板”。鐵路、公路、水利等有許多屬於公共產品,目前還比較薄弱。比如鐵路,不僅中西部地區缺乏,東部地區也不完善。機場、公路等交通設施,發達國家的網絡密度比我們要高得多,而他們的人口密度比我們要小得多。在涉及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重大國計民生方面的公共設施投入也存在著明顯不足的問題。因此,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裡,加強這些領域基礎設施、人力資本、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投入有利於經濟增長。

第四,向結構調整要助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進入新一輪調整期,全球經濟在大調整大變革中,對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形成巨大的壓力。我們隻有主動適應外部變化,加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搶得優勢。對於結構調整,要有扶有控、有保有壓。落后產能要淘汰,過剩產能要消化,要靠改革來推進。對基礎薄弱的產業要加強,服務業比重要提高。要創造條件,讓核電、高鐵、更多裝備走出去,努力消化過剩但並不落后的產能。調結構的根本出路在於創新,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需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支撐引領作用。通過科技進步,加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從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邁進。通過創新解決制約發展的資源能源、生態環境等瓶頸問題,推動經濟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在區域發展上,要創新區域政策,縮小政策單元,不斷提高區域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加快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協同發展,促進東部地區產業創新升級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加工組裝產能向中西部轉移。加快“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總的來看,要推動東部地區實現更高層次的開放發展,穩定發揮東部地區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作用。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努力扭轉東北地區經濟下滑趨勢。落實促進中西部地區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保持中西部地區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作者: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張佔斌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