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兩會調查:“十連增”后如何保障“中國飯碗”?

2014年03月05日08:26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糧食增產顯疲態,“洋糧”猛增惹人憂:“十連增”后如何保障“中國飯碗”?

去年我國糧食產量實現“十連增”,但在一些糧食主產區,由於土壤肥力下降、部分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耕地佔用持續增加、氣候災害頻發等原因,糧食增產已呈現后勁不足的疲態。同時,進口糧食猛增也進一步對國內糧食生產造成影響。

在“十連增”的背景下,中國人的“飯碗”如何端在自己手裡?怎樣保障“中國飯碗”裝滿“中國糧”?參加全國兩會一些代表委員就此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后勁不足、進口量增加,糧食安全隱憂初顯

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0193萬噸,比上年增長2.1%。由此,我國糧食總產量實現了10年連續增產,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穩定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我國糧食持續增產的同時,一些全國兩會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已經認識到,我國糧食生產已呈現增產后勁不足、糧食進口量持續高速增長等特點,糧食生產或將進入“平台期”。

作為我國產糧第一大省的黑龍江,2013年糧食總產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200.82億斤。但與前幾年每年增產100多億斤相比,近兩年黑龍江省的糧食增產量不斷減少。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黑龍江省糧食產量比2009年增產132億斤,而到了2013年糧食產量比2012年增加48.5億斤。

由於需求增長更為強勁,國內農產品供求由“總量平衡、豐年有余”向“總體基本平衡、結構性緊缺”轉變,糧食產品進口增勢明顯。“十五”和“十一五”時期,我國糧食淨進口一改過去交替增減局面,呈現出直線上升態勢。2009年與2003年相比,我國年度淨進口糧食增加4841萬噸,增長了9.1倍,年均增長112.6%。2012年我國糧食進口全年超過了7000萬噸,而到了2013年,我國谷物進口接近1500萬噸,大豆進口突破6000萬噸。

全國人大代表付華廷說,保障中國糧食安全,依賴國際市場是完全不可行的,必須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國內糧食生產,“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