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瑛
根除頑症亟須民主精神、民主作風
造成官僚主義最重要的原因,歸納起來其實就是思想根源和體制機制的弊端。可以說,官僚主義就是民主意識缺失的體現。沒有民主精神,沒有民主作風,就必然產生官僚主義。因此,反對官僚主義必須解決為誰當官,怎樣當官和如何當好官的問題。
明確當官為了誰。古代封建體制下的權力是統治者的私有物,而現代民主國家的權力來源於人民,人民是國家權力的主體,國家權力是人民權力意志的代表,各級權力機構的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任何權力機構和個人都沒有謀取自身私利的特權,隻有為人民服務的權力和職責。因此,領導干部隻有真正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是為人民服務的,是人民的公仆而非主人,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具備走群眾路線、反對官僚主義的基本條件。
明確當什麼樣的官。當官需要一種態度,一種作風。這種態度就是一切為民眾利益著想,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要尊重客觀規律和實際情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接地氣,通下情,熱心服務群眾﹔要向群眾學習,對群眾負責,誠心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堅持群眾路線、改進工作作風,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為民服務的責任意識,責任重於泰山,責任的有無反映的是一種態度問題。責任體現的是一種職業良心,它可以對為官動機進行自我檢查,對為官活動和過程進行監督,對為官后果進行評價,是反對官僚主義、堅持群眾路線的有力保障。
明確怎樣當好官。有了端正的態度和良好的作風,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真正當好官。一些領導干部存在的普遍問題是能力恐慌,目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具備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去有效地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但是,由於一些領導干部缺少為民服務的能力,不能拿出有效的辦法創新工作、為民謀利,隻能搞些花架子和官樣文章來應付,這正是能力缺失的表現。因此,提高領導干部的工作能力,創新工作方法,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才是反對官僚主義、堅持群眾路線的有力武器。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密切聯系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條件,也是我省實現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保障。為此,我們要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破除官僚主義,解決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始終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作者為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