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圖書連載

第五章 3、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

2014年02月17日15:3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應當看到,造成上述探索過程中失誤和挫折的原因是十分復雜的:既有客觀歷史條件局限的原因,也有主觀判斷錯誤或認識不足方面的原因﹔既有國內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也有國際形勢深刻變化方面的原因,等等,必須給予全面的分析。概括起來,最主要的原因有這樣幾個方面:

首先,我們黨過去長期處於戰爭和激烈階級斗爭的環境中,對迅速到來的新生的社會主義社會和全國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備、經驗積累和科學研究。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由於缺乏經驗,我們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特別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缺乏科學研究和認識的情況下,往往憑借著良好的願望,希望依靠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國家貧窮落后面貌的沖天干勁,沿用革命時期熟悉的群眾運動方式搞建設,急於求成、頭腦發熱,違背了客觀規律。

其次,僵化地教條式地理解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的行動指南,是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但經典作家沒有也不可能給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各種問題提供現成的答案。由於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某些設想和論點加以誤解或教條化,產生了很多錯誤的“理論根據”。比如,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仍認為小生產還會每日每時地產生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因而形成一系列“左”傾的城鄉經濟政策和城鄉階級斗爭政策﹔把黨內關於怎樣認識和建設社會主義的意見分歧,誤判為是社會上階級斗爭的反映,因而頻繁激烈地搞黨內斗爭﹔等等。

第三,由於受到“左”的錯誤的干擾,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許多正確思想,包括毛澤東提出的許多正確思想,都沒有得到貫徹落實。比如,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提出的思想,黨的八大關於社會主義主要矛盾和以經濟建設為主要任務的思想,以及關於要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到技術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上來的思想,關於反對平均主義、不能剝奪農民、不能超越階段的思想,關於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堅持民主集中制、反對搞個人崇拜的思想,關於實現“雙百方針”的思想,等等,沒有得到落實或者落實不好。

第四,由於我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長期受封建專制傳統的影響,社會主義民主和黨內民主發展很不充分,民主集中制沒有很好地得到執行,缺乏監督機制,導致權力過分集中,集體領導體制遭到嚴重損害,甚至產生個人專斷,使個別領導人特別是主要領導人的錯誤決策難以得到防止和糾正。

第五,新中國成立后面臨十分復雜的國際環境。朝鮮戰爭之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嚴重對立,中國地處亞太前沿,首當其沖。1956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提出“和平演變”戰略,進一步加強了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滲透和分化。蘇共二十大以后,中國同蘇聯東歐一些國家在國內外政策上出現分歧,進而由黨際關系惡化發展到全面關系惡化,毛澤東對“和平演變”的危險估計過於嚴重,認為蘇聯出了修正主義,我們也有可能出修正主義。在未能正確判斷形勢和矛盾性質情況下,他大力強調“反修防修”,反對“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是導致階級斗爭擴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因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